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建议感染者及时就医并做好家庭防护。
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共用餐具、接吻、不洁饮食等途径传播。感染者唾液、呕吐物或粪便中可能含有病原体,若健康人群接触后未彻底清洁,可能被感染。家庭成员间传播概率较高,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感。日常需避免共用牙刷、水杯等个人物品,聚餐时使用公筷。
少数情况下,幽门螺旋杆菌可能通过胃镜检查等医疗操作传播。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消毒规范,患者接受侵入性检查前应主动告知感染史。医护人员操作时须佩戴防护装备,器械需达到灭菌标准。感染者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环境时,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应遵医嘱进行四联疗法,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枸橼酸铋钾颗粒等。治疗期间避免饮酒,家庭成员可同步进行呼气试验筛查。日常注意分餐制,餐具煮沸消毒20分钟以上,饭前便后规范洗手。感染者症状消失后需复查确认根除,防止复发或再次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复查时间一般为4-8周,具体时间需根据治疗方案和个体恢复情况调整。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复查时间主要取决于治疗方式。采用标准四联疗法时,建议停药后4周进行复查。若使用含铋剂方案,需间隔6周以上复查以避免假阴性结果。复查前2周应停用质子泵抑制剂,4周内避免使用抗生素。复查方法首选碳13或碳14尿素呼气试验,准确率较高且无创。胃镜检查不作为常规复查手段,但存在胃溃疡等病变时需结合内镜评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假阴性,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复查阳性者需调整方案进行二次治疗,避免重复使用相同抗生素。
日常需注意分餐制、餐具消毒等预防再感染。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胃肠负担。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胃肠功能稳定。出现反酸、腹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复诊,无须等待固定复查周期。长期未转阴者需排查耐药性,必要时进行药敏试验指导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