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牙周炎的方法主要有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和中医调理。牙周炎通常与牙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可能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1、基础治疗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是牙周炎的基础治疗手段,通过超声波或手工器械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配合使用巴氏刷牙法和牙线清洁,可控制菌斑再生。治疗期间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必要时进行根面平整术。日常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有助于抑制细菌生长。
2、药物治疗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牙龈肿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局部用药包括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碘甘油等,直接涂抹于牙周袋内。用药期间需监测胃肠道反应,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
3、手术治疗对于重度牙周炎伴骨吸收者,可考虑牙龈翻瓣术联合骨移植术。引导组织再生术适用于垂直型骨缺损,使用生物膜隔离上皮细胞。松动牙固定术能延长患牙使用寿命,常采用纤维带粘接或夹板固定。术后需严格口腔护理,避免咀嚼硬物。
4、激光治疗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能有效杀灭牙周袋内厌氧菌,减少出血和肿胀。Er:YAG激光可用于去除病变牙骨质,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治疗过程无痛感,每次间隔1-2周,通常需要3-5次疗程。激光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5、中医调理胃火上炎型可服用清胃散加减,肾阴虚损型适用六味地黄丸。局部可用金银花、白芷等煎汤含漱。针灸选取合谷、颊车等穴位改善局部循环。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燥热食物,适当食用山药、枸杞等健脾益肾之品。需注意中药治疗周期较长,建议配合现代医学手段。
牙周炎患者日常应选用软毛牙刷和抗敏感牙膏,避免横向刷牙。每日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间隙,餐后及时漱口。戒烟限酒,控制血糖水平,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钙质。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和牙周检查,发现牙龈出血、口臭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复诊。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牙周组织抵抗力。
牙周炎的症状主要有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移位、口臭、咀嚼无力等。牙周炎是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由菌斑微生物感染引起,可能伴随牙槽骨吸收和牙齿脱落。
1、牙龈红肿出血牙龈红肿出血是牙周炎早期典型表现,刷牙或咬硬物时易出现自发性出血。牙龈因炎症刺激呈现鲜红或暗红色肿胀,质地松软,失去正常粉红色韧性质地。这与牙龈炎症状相似,但牙周炎出血量更多且持续时间更长。日常可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控制菌斑。
2、牙周袋形成牙周袋深度超过3毫米即提示牙周组织破坏,探诊时可见龈沟液渗出。牙周袋内积聚大量牙菌斑和牙结石,导致袋壁溃疡并加速牙槽骨吸收。临床常用牙周探针测量袋深,X线片可显示垂直型或水平型骨吸收。基础治疗包括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严重者需牙周翻瓣手术。
3、牙齿松动移位随着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三分之一,牙齿出现病理性松动甚至移位。前牙可能出现扇形散开,后牙区形成食物嵌塞。松动度分为三度,二度以上松动需进行牙周夹板固定。骨吸收严重者需考虑引导骨组织再生术,配合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等局部缓释药物。
4、持续性口臭牙周袋内厌氧菌代谢产生硫化氢等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特征性腐败性口臭。这种口臭无法通过普通漱口水消除,常伴有口腔异味和金属味。除机械清创外,可短期使用甲硝唑口颊片抑制厌氧菌,同时治疗伴发的舌苔增厚问题。
5、咀嚼功能下降晚期患者因牙齿支持组织丧失,出现咬合无力或咀嚼疼痛,可能继发颞下颌关节紊乱。冷热刺激敏感常见于根面暴露的牙齿。修复治疗前需先控制炎症,必要时采用牙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模式,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等生物相容性材料修复缺损。
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治,采用改良Bass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邻面。控制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戒烟限酒减少牙周刺激。出现牙龈出血两周不缓解应及时就诊,避免使用牙签等尖锐物刺激牙龈。妊娠期妇女更需加强牙周维护,预防妊娠期龈炎进展为牙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