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烧惊厥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物理降温、药物控制体温、预防受伤、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发烧惊厥通常由高热刺激神经系统、遗传易感性、感染性疾病、电解质紊乱、脑部异常放电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将患儿置于侧卧位,解开衣领避免压迫颈部,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禁止强行撬开牙关或塞入异物,避免舌后坠阻塞气道。观察嘴唇颜色和呼吸频率,如出现青紫或呼吸暂停需立即急救。
2、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水温控制在32-34℃。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浴,避免寒战加重惊厥。可配合退热贴敷贴额头,同时保持室内通风,调节室温至24-26℃。
3、药物控制体温惊厥停止后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热药,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地西泮注射液可用于持续惊厥的紧急处理,苯巴比妥可用于预防复发。所有药物均需严格按儿科剂量使用。
4、预防受伤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床周铺设软垫保护。不要约束抽搐肢体,避免骨折或软组织损伤。记录惊厥持续时间、抽搐形式及意识状态,这些信息对后续诊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及时就医首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立即送医。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电解质、脑电图等检查排除脑炎、癫痫等疾病。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需神经科随访,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抗惊厥治疗。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时即开始物理降温。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米汤、果蔬汁。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每日10-12小时睡眠。建议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接种疫苗预防感染性疾病,家中常备电子体温计和退热药物。如患儿有热性惊厥史,发热期间需特别加强看护,避免独处或沐浴时发作导致溺水等意外。
小儿惊厥主要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四肢强直或抽动、双眼凝视或上翻、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神经系统异常,需及时就医。
小儿惊厥早期常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患儿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呼之不应。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四肢强直或阵挛性抽动,多为双侧对称性发作。部分患儿会出现眼球上翻或凝视,瞳孔散大,同时可能伴随口吐白沫或流涎。严重时可见面色青紫,呼吸暂停,甚至大小便失禁。发作时间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少数可持续更长时间。发作后患儿多进入嗜睡状态,清醒后对发作过程无记忆。
日常应注意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避免发作时受伤,记录发作时间与表现,及时就医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