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孕检查主要包括妇科检查、激素水平检测、输卵管通畅性检查、排卵监测和宫腔镜检查等项目。不孕症可能由卵巢功能障碍、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常、内分泌紊乱或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需通过系统检查明确病因。
1、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是评估生殖系统结构的基础项目,通过触诊和窥器检查观察外阴、阴道、宫颈有无畸形或炎症。双合诊可初步判断子宫位置、大小及附件区是否存在包块或压痛,同时采集宫颈分泌物进行衣原体、淋球菌等病原体检测,排除感染因素导致的不孕。
2、激素水平检测在月经周期第2-5天抽血检测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等基础激素,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孕酮检测可判断黄体功能,催乳素过高可能抑制排卵,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会干扰生殖内分泌轴。抗苗勒管激素检测能更敏感反映卵巢储备情况。
3、输卵管通畅性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通过X线显影剂观察输卵管形态及通畅度,是诊断输卵管阻塞的金标准。超声造影无辐射风险但准确性略低,腹腔镜下通液试验能直接观察输卵管蠕动情况,同时可处理发现的粘连或积水病变。
4、排卵监测基础体温曲线记录可间接判断有无排卵,超声监测卵泡发育能动态观察优势卵泡生长及破裂过程。尿黄体生成素试纸检测排卵峰,结合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综合评估排卵功能,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无排卵性月经。
5、宫腔镜检查宫腔镜直视下检查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宫腔粘连或畸形等病变,同时可取活检评估内膜容受性。与腹腔镜联合使用能全面评估盆腔环境,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或盆腔粘连等影响胚胎着床的因素。
建议备孕超过1年未孕的女性系统检查,35岁以上或存在月经紊乱、盆腔手术史者应提前就医。检查前需避开月经期,激素检测需严格按周期时间进行。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避免过度焦虑,输卵管检查后2周内禁止性生活。确诊病因后需遵医嘱进行促排卵、手术或辅助生殖等针对性治疗。
女性不孕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差异,通常与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不孕症是指育龄夫妇在未采取避孕措施、规律性生活1年以上未能怀孕的情况。
在20-30岁的育龄女性中,不孕症的发病率相对较低,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35岁以后女性生育能力明显下降,40岁以上女性不孕发病率显著增高。多囊卵巢综合征、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节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影响生育能力。部分女性因甲状腺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等内分泌疾病导致排卵障碍。盆腔炎性疾病或既往盆腔手术史可能造成输卵管粘连或阻塞。少数情况下,染色体异常或免疫因素也会导致不孕。
建议有生育需求的女性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节食或肥胖。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但应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减少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控制咖啡因摄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生殖系统疾病。35岁以上女性如尝试自然受孕半年未成功,可考虑尽早就医评估。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