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超声消融手术通过高强度聚焦超声波精准消融肌瘤组织。手术过程主要包括术前评估、定位引导、超声消融、实时监控、术后观察五个步骤。
1、术前评估:
需完善盆腔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肌瘤位置、大小及血供情况,排除恶性病变可能。同时进行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常规术前检查,确保患者符合手术适应症。医生会详细告知手术原理及注意事项。
2、定位引导:
患者俯卧于治疗床,腹部接触水囊耦合剂。通过磁共振或超声实时成像系统精确定位肌瘤,计算机三维重建确定治疗靶区。定位过程需保持体位稳定,必要时使用腹带固定。
3、超声消融: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经皮肤穿透至肌瘤组织,焦点温度瞬间达60-100℃,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坏死。治疗时根据肌瘤血供情况分层分次消融,避开肠管、神经等重要结构。整个过程无切口、不出血。
4、实时监控:
磁共振测温技术实时显示组织温度变化,确保消融范围精确覆盖肌瘤。医生通过影像反馈调整超声能量和焦点位置,避免损伤周围正常子宫肌层。消融效果可通过造影剂灌注评估。
5、术后观察:
术后需卧床观察2-4小时,监测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下腹隐痛或低热,通常1-3天自行缓解。术后1个月复查核磁评估肌瘤坏死情况,3-6个月随访观察肌瘤缩小程度。
术后建议保持清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鲜枣等水果促进组织修复,适量食用黑木耳、海带等含铁食物预防贫血。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可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注意观察月经变化,术后3个月内避免盆浴和性生活,定期妇科复查监测肌瘤状态。保持规律作息,控制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摄入,有助于预防复发。
超声雾化吸入器是一种将药液转化为微小雾滴供呼吸道吸入的治疗设备。
超声雾化吸入器通过高频超声波震荡将药液雾化成1-5微米的微粒,经口鼻吸入后可直达支气管和肺泡。其核心部件包括超声波发生器、雾化杯和送气装置。相比传统压缩式雾化器,超声雾化具有雾粒更细、噪音更低、携带方便等优势,适用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疾病治疗。使用时需注意药液不宜超过最高刻度线,雾化杯应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治疗结束后需用清水漱口,减少药物在口咽部残留。
雾化治疗期间应保持坐位或半卧位,避免剧烈活动影响药物沉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