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年人一般有28-32颗牙齿,具体数量差异主要与智齿是否萌出有关。牙齿数量主要由切牙数量、尖牙数量、前磨牙数量、磨牙数量、智齿萌出情况等因素决定。
1、切牙数量切牙位于口腔前部,上下颌各4颗,共8颗。切牙主要功能是切割食物,形态扁平边缘锐利。切牙在6-8个月时开始萌出,是最早发育的恒牙之一。切牙缺失可能影响发音和面部美观。
2、尖牙数量尖牙位于切牙旁侧,上下颌各2颗,共4颗。尖牙牙根最长,牙冠呈锥形,适合撕裂食物。尖牙在11-12岁完成萌出,对维持面部轮廓有重要作用。尖牙缺失可能导致邻牙移位。
3、前磨牙数量前磨牙又称双尖牙,上下颌各4颗,共8颗。前磨牙具有研磨功能,牙冠表面有2个牙尖。前磨牙在10-12岁萌出,是咀嚼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前磨牙龋坏可能引发咬合紊乱。
4、磨牙数量磨牙位于牙列最后方,上下颌各6颗,共12颗。磨牙牙冠宽大,咬合面多牙尖,主要负责研磨食物。第一磨牙6岁萌出,第二磨牙12岁萌出。磨牙缺失会显著降低咀嚼效率。
5、智齿萌出情况智齿是第三磨牙,0-4颗不等,多数人在17-25岁萌出。智齿可能完全萌出、部分萌出或阻生。阻生智齿可能引发冠周炎,需要拔除。智齿缺失属于正常变异,不影响功能。
保持牙齿健康需要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口腔检查。饮食上限制高糖食物摄入,多吃富含钙质的乳制品。发现牙齿缺失、疼痛或松动应及时就诊。儿童换牙期要关注恒牙萌出情况,避免乳牙滞留影响牙列整齐。孕妇更需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妊娠期牙龈炎。老年人牙齿缺失应及时修复,维持正常咀嚼功能。
孕妇的体温通常比正常人略高,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妊娠期间由于孕激素水平升高,特别是孕酮的作用,孕妇的基础体温会有所上升。这种体温升高通常在0.3-0.5摄氏度之间,属于正常范围。孕妇的体温调节中枢也会发生变化,导致产热增加。孕妇新陈代谢加快,血流量增加,也会使体温轻微上升。这些变化有助于为胎儿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如果孕妇体温超过37.5摄氏度,可能提示存在感染或其他健康问题。持续高热可能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孕妇应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注意补充水分,穿着透气舒适的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