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哮喘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少黏液分泌及缓解支气管痉挛。
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活化与聚集,减少炎性介质如白三烯、组胺和前列腺素的释放,从而减轻气道黏膜水肿和炎症浸润。该类药物能增强β2受体对支气管扩张剂的敏感性,修复受损气道上皮细胞,长期规律使用可显著降低哮喘急性发作频率。对于中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基础炎症的首选药物,需配合正确吸入技术以确保疗效。口服或静脉用糖皮质激素仅用于急性严重发作或难治性哮喘的短期强化治疗。
哮喘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应定期监测肺功能,避免突然停药导致反跳性支气管痉挛。日常需远离过敏原,保持环境清洁,适当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并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糖皮质激素的禁忌症主要包括活动性感染、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控制不佳、消化性溃疡活动期、严重骨质疏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但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感染扩散、血糖升高、骨质疏松加重等不良反应。
1、活动性感染糖皮质激素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可能使活动性感染加重或扩散。细菌感染如肺炎、结核病,病毒感染如水痘、带状疱疹,真菌感染如念珠菌病等均属于禁忌范围。使用前需评估感染风险,必要时在有效抗感染治疗基础上谨慎使用。感染控制后可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2、严重高血压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水钠潴留和血管收缩,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对于收缩压超过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110毫米汞柱的严重高血压患者,使用可能诱发高血压危象。需先控制血压至安全范围,必要时选择其他抗炎治疗方案。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3、糖尿病控制不佳糖皮质激素会拮抗胰岛素作用,导致血糖显著升高。空腹血糖持续超过11.1毫摩尔每升或糖化血红蛋白超过9%的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必须使用时需加强血糖监测,调整降糖方案,优先考虑胰岛素治疗。建议在内分泌科医师指导下用药。
4、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胃黏膜修复,增加胃酸分泌,加重溃疡出血风险。胃镜检查发现活动性溃疡或近期有呕血、黑便症状者应避免使用。必须应用时需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等保护胃黏膜。用药期间需观察大便颜色及腹部症状。
5、严重骨质疏松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加速骨质流失。骨密度T值低于-2.5或已有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使用后骨折风险显著增加。必须应用时需同时给予钙剂、维生素D3软胶囊及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治疗。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骨密度等指标,注意观察感染征兆。饮食上建议低盐、低糖、高蛋白,适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避免突然停药,需遵医嘱逐渐减量。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用药需严格评估风险收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