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可挂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内科、骨科或精神心理科。头晕可能与内耳疾病、脑供血不足、颈椎病、高血压或焦虑症等因素有关。
一、神经内科神经内科主要排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头晕。若头晕伴随头痛、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或平衡障碍,需警惕脑梗死、脑出血或前庭神经炎等疾病。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头颅CT、核磁共振或前庭功能检查。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改善脑循环,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尼莫地平片调节血管痉挛。
二、耳鼻喉科耳鼻喉科针对耳源性头晕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等。当头晕与头部转动相关,伴随耳鸣、耳闷或听力下降时,需进行耳石复位治疗或前庭功能康复训练。药物可选择倍他司汀片缓解眩晕,地塞米松片控制内耳水肿,银杏叶提取物片改善微循环。
三、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处理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的头晕。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站立时头晕加重,伴随心悸、胸闷等症状。需监测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缓释片调节心率,硝酸异山梨酯片扩张血管,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
四、骨科骨科主要评估颈椎病变引起的椎动脉型头晕。长期伏案工作或颈部外伤后出现的头晕,伴随颈肩酸痛、手臂麻木时,需行颈椎X线或磁共振检查。治疗包括颈椎牵引、超短波理疗,药物可选颈复康颗粒活血通络,盐酸乙哌立松片松弛肌肉,塞来昔布胶囊消炎镇痛。
五、精神心理科精神心理科诊治焦虑抑郁等心因性头晕。持续数月的慢性头晕,伴随失眠、情绪低落或惊恐发作,且各项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时,需考虑心理因素。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药物如帕罗西汀片抗焦虑,劳拉西泮片短期镇静,乌灵胶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头晕患者就诊前应记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诱发因素,避免突然起身或过度转头。饮食注意补充水分和铁元素,限制咖啡因摄入。可尝试深呼吸训练缓解紧张情绪,睡眠时保持头部略抬高。若头晕伴随剧烈头痛、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须立即急诊处理。日常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建议进行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改善血液循环。
咽炎一般需要挂耳鼻喉科,可能与感染、环境刺激、胃酸反流等因素有关。
咽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环境刺激也可能导致咽喉黏膜受损。胃酸反流时酸性物质刺激咽喉部,容易引发反流性咽炎。患者常表现为咽部干燥、灼热感、异物感,可能伴有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炎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西地碘含片、银黄含化片等药物缓解症状。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分散片、罗红霉素胶囊等抗生素治疗。反流性咽炎患者可配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抑酸药物。
日常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有助于咽喉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