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可通过妇科检查、激素六项检测、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方式诊断。具体检查项目需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综合评估后确定。
1、妇科检查:
基础妇科检查是诊断月经不调的首要步骤,包括外阴、阴道、宫颈的视诊和触诊。医生通过双合诊可初步判断子宫大小、位置及附件区是否存在异常。该检查能发现生殖道畸形、炎症等器质性病变,为后续针对性检查提供方向。
2、激素六项检测:
在月经周期第2-5天抽血检测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等六项激素水平。这项检查能准确反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状态,帮助鉴别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内分泌疾病。检测前需保持空腹并避免剧烈运动。
3、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可直观显示子宫形态、内膜厚度及卵巢情况。检查能发现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卵巢囊肿等器质性病变,同时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检查,此时内膜较薄便于观察。
4、宫腔镜检查:
对于疑似宫腔粘连、内膜病变的患者,宫腔镜能直接观察宫腔形态并取活检。该检查可确诊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等疾病,检查时间通常选择在月经干净后1周内进行,需在麻醉下完成。
5、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状腺激素异常会干扰月经周期,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等指标。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引起月经紊乱,该项检查要求空腹采血,检查前1周避免摄入含碘食物。
月经不调患者日常应注意记录月经周期、经量及伴随症状,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建议适当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贫血,避免过度节食和剧烈运动。冬季注意腹部保暖,经期避免盆浴和性生活。若出现持续异常出血或闭经超过3个月,应及时复查。
月经不调的原因可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妇科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宫腔镜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方式查明。
1、性激素六项检查:
通过测定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催乳素等激素水平,判断是否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症等内分泌疾病。该检查需在月经周期特定时间进行,结果异常可能表现为黄体功能不足或排卵障碍。
2、妇科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能直观观察子宫形态、内膜厚度及卵巢情况,可诊断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卵巢囊肿等器质性疾病。三维超声还能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对宫腔粘连、子宫畸形等病变具有较高检出率。
3、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可导致月经紊乱,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等指标。甲状腺激素异常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常伴随经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等症状。
4、宫腔镜检查:
对于疑似宫腔病变者,宫腔镜能直接观察宫腔形态、内膜色泽及输卵管开口,可确诊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宫腔粘连等疾病。检查同时可进行活检或治疗性操作,是诊断宫腔因素导致月经不调的金标准。
5、凝血功能检查:
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检测,适用于经量过多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会引起异常子宫出血,需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可能。
建议月经不调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变化。日常可适量食用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预防贫血,避免摄入生冷辛辣刺激物。适度进行瑜伽、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但需避免过度疲劳。若检查发现器质性疾病,需遵医嘱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