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超过28周后通常不建议终止妊娠。我国法律规定,非医学需要的妊娠终止手术应在怀孕14周内进行,14-28周需经医学评估并有明确指征,28周后除胎儿严重畸形或危及孕妇生命等情况外禁止实施。终止妊娠的可行性主要受孕周、孕妇健康状况、胎儿发育情况、法律法规等因素影响。
孕早期是相对安全的终止妊娠时间段。怀孕49天内可采用药物流产,通过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损伤较小但存在不全流产风险。孕6-10周可行负压吸引术,通过机械性清除妊娠组织完成流产。孕10-14周需采用钳刮术,此时子宫增大明显,手术难度和出血风险相应增加。这些早期终止方式均需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操作,术后需预防感染并监测出血情况。
孕中期终止妊娠具有较高风险。怀孕14-28周需采用引产术,常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配合米索前列醇等药物诱发宫缩,该过程可能引发大出血、羊水栓塞等严重并发症。28周后胎儿已具备存活能力,此时终止妊娠等同于早产分娩,除胎儿致死性畸形或严重威胁母体健康等极特殊情况外,任何机构不得实施终止手术。晚期终止需多学科会诊评估,采用剖宫取胎等特殊方式,对孕妇身心伤害极大。
无论处于哪个孕周,终止妊娠决定都需慎重考虑。建议完善孕前检查与避孕措施,意外怀孕时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咨询专业根据孕周、身体状况及法律法规选择合适处理方案。术后需注意休息、补充营养、避免感染,必要时接受心理疏导。反复流产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导致不孕,应采取科学避孕方法保护生育能力。若继续妊娠,应规范产检监测母婴健康。
打胎后不孕不育的概率较低,可能与子宫内膜损伤、输卵管堵塞、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
人工流产后不孕通常与手术操作或术后护理不当相关。子宫内膜受损可能导致胚胎难以着床,表现为月经量减少或闭经。输卵管炎症或粘连会阻碍精卵结合,常伴随下腹隐痛或异常分泌物。多次流产可能扰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引发排卵障碍,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或痤疮加重等症状。临床常用戊酸雌二醇片修复内膜,输卵管堵塞可选用注射用糜蛋白酶溶解粘连,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氯米芬片促排卵。
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性生活1个月,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子宫恢复情况。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元素,适量食用瘦肉、动物肝脏等促进身体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