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肝功能可通过消化内科、肝病科或普通内科进行。消化内科专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肝病科则专门处理肝脏相关疾病,普通内科也可进行初步筛查和诊断。
1、消化内科:消化内科是检查肝功能的常见科室,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评估肝脏功能。消化内科还可处理与肝脏相关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脂肪肝、肝炎等。
2、肝病科:肝病科专门负责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肝病科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肝功能指标、病毒性肝炎筛查等,并根据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3、普通内科:普通内科医生可以进行肝功能的初步筛查,若发现异常,会建议患者进一步到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普通内科适合无明显症状但希望进行常规体检的人群。
4、体检中心:一些综合性医院或专业体检中心也提供肝功能检查服务,适合健康人群进行定期体检。体检中心通常提供套餐服务,包含肝功能在内的多项检查项目。
5、急诊科:对于突发性肝功能异常或急性肝损伤的患者,急诊科可提供紧急处理。急诊科医生会快速评估病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安排进一步专科治疗。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易消化,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鸡蛋等。运动方面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护理上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肝功能检查主要通过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肝脏弹性检测、尿液检测、病理活检等方式进行。
1、血液检测血液检测是肝功能检查的核心方法,通过抽取静脉血分析血清中的酶类、蛋白质、胆红素等指标。常用项目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评估胆管功能,总蛋白和白蛋白体现肝脏合成能力,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显示胆汁代谢状况。部分医院会组合成肝功能套餐,包含10余项相关指标。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能观察肝脏形态结构,检测脂肪肝、肝硬化等病变。CT和磁共振成像对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可清晰显示肿瘤位置和血管关系。超声弹性成像和磁共振弹性成像能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慢性肝病分期有重要参考价值。
3、肝脏弹性检测瞬时弹性成像技术通过测量肝脏硬度值判断纤维化分期,操作简便且重复性好。受控衰减参数可同步评估肝脏脂肪变程度。该检查无需穿刺,适合长期随访监测,但受肥胖、肋间隙狭窄等因素影响时准确性可能下降。
4、尿液检测尿胆原和尿胆红素检测有助于黄疸病因鉴别。尿蛋白定量对肝病合并肾损伤有提示作用。某些遗传代谢性肝病可通过尿液中特殊代谢产物筛查,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尿铜排泄量显著增高。
5、病理活检经皮肝穿刺活检是评估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在超声引导下获取少量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适用于病因不明肝病、慢性肝炎分级分期、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评估等。需注意凝血功能异常、大量腹水等情况属于禁忌证。
进行肝功能检查前应保持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检查当日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抽血和影像检查。长期服药者需告知医生药物史,部分药物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备孕或妊娠期女性需特别说明,避免放射性检查。慢性肝病患者建议建立检查档案,定期监测指标变化。日常注意均衡饮食,控制体重,限制高脂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滥用药物和保健品,减少肝脏代谢负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皮肤黄染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