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炎属于鼻窦炎的一种类型。鼻窦炎主要包括上颌窦炎、筛窦炎、额窦炎、蝶窦炎等,其中上颌窦炎是最常见的鼻窦炎类型。
1、解剖关系上颌窦是位于上颌骨内的空腔结构,属于鼻窦的一部分。鼻窦还包括筛窦、额窦和蝶窦,这些窦腔均通过自然开口与鼻腔相通。当上颌窦黏膜发生炎症时,即称为上颌窦炎,这属于鼻窦炎的局部表现。
2、病因特点上颌窦炎与鼻窦炎的致病因素相似,多由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由于上颌窦开口位置较高,引流不畅,使其更容易发生炎症。
3、临床表现上颌窦炎具有鼻窦炎的典型症状,如鼻塞、脓性鼻涕、面部疼痛或压迫感等。其特征性表现为面颊部胀痛或牙痛,疼痛可放射至同侧上颌牙齿,晨起时症状较重,午后可能减轻。
4、诊断方法诊断上颌窦炎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鼻内镜检查可见中鼻道脓性分泌物,CT检查能清晰显示上颌窦黏膜增厚或积液。这些检查方法与鼻窦炎的诊断流程一致。
5、治疗原则上颌窦炎的治疗遵循鼻窦炎的一般原则,包括抗生素治疗、鼻腔冲洗、鼻用糖皮质激素等。对于慢性上颌窦炎,可能需要进行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等手术治疗,这些都属于鼻窦炎的治疗范畴。
上颌窦炎患者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适当增加空气湿度有助于缓解症状,饮食上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建议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增强机体抵抗力。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
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伏立康唑片等抗真菌药物,配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减轻炎症反应。
霉菌性鼻窦炎主要由曲霉菌、毛霉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或鼻腔结构异常者,典型症状包括单侧鼻塞、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及头痛。氟康唑胶囊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发挥广谱抗真菌作用,适用于多数念珠菌感染;伊曲康唑胶囊对曲霉菌效果显著,但需注意肝功能监测;伏立康唑片作为新一代三唑类药物,对侵袭性曲霉病疗效明确。局部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可减轻黏膜水肿,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则能缓解变态反应性炎症。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鼻内镜手术清除病灶。
治疗期间应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挖鼻等损伤黏膜行为,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