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断裂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恢复。肌肉断裂通常由剧烈运动、外力撞击、肌肉疲劳、营养不良、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
1、休息制动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患处,必要时使用支具固定。完全性断裂需制动3-4周,部分断裂制动1-2周。制动期间可进行相邻关节的被动活动,防止关节僵硬。
2、冷敷热敷损伤后48小时内每2-3小时冷敷15分钟,减轻肿胀和疼痛。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温度不超过40℃为宜。冷热交替疗法可加速组织修复,每日重复进行2-3次。
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迈之灵片消除水肿,鹿瓜多肽注射液促进肌纤维再生。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肌肉痉挛可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
4、物理治疗恢复期采用超声波治疗软化瘢痕组织,低频脉冲电刺激维持肌肉张力,红外线照射改善局部代谢。伤后2周开始渐进式肌肉等长收缩训练,4周后增加抗阻训练。
5、手术治疗完全断裂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手术缝合,常见方式包括肌肉肌腱吻合术、筋膜修补术。术后需石膏固定4-6周,配合系统性康复训练恢复肌力,通常需要3-6个月完全康复。
恢复期间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量达到每公斤体重1.2-1.5克,多食用鱼类、鸡胸肉、蛋清等食物。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有助于胶原合成,可适量进食猕猴桃、牡蛎等。康复训练应遵循无痛原则,从被动活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避免过早负重导致二次损伤。定期复查肌电图评估神经肌肉功能,完全恢复前禁止参加竞技性体育运动。
牙根尖断裂不一定必须拔掉,需根据断裂程度和牙齿状况综合评估。
牙根尖断裂较轻微且未引发感染时,可通过根管治疗保留牙齿。根管治疗能清除感染组织并填充根管,促进根尖区愈合。牙齿稳固且断裂未累及牙根中上部时,修复后仍可正常使用。部分病例需配合牙周夹板固定,观察3-6个月后根据愈合情况决定后续处理。若断裂后牙齿松动度在Ⅱ度以内,且患者无咬合不适,优先考虑保守治疗。
当根尖断裂伴随严重感染、牙根纵裂或松动度达Ⅲ度时,则需拔除患牙。根尖区大面积炎症可能导致颌骨吸收,长期不处理会引发囊肿或骨髓炎。牙根中上部断裂常造成牙周膜大面积损伤,难以通过治疗恢复功能。拔牙后3个月可考虑种植牙或固定桥修复,避免邻牙移位影响咬合关系。
日常应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定期口腔检查监测愈合情况,出现肿痛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