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甲肥大通常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鼻喷剂、减充血剂、抗组胺药、生理性海水喷雾、中药类喷剂等进行治疗。鼻甲肥大多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长期理化刺激、药物性鼻炎等因素有关,需根据病因选择合适喷剂。
1、糖皮质激素类鼻喷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可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或慢性鼻炎导致的鼻甲肥大。此类药物需连续使用一段时间才能显效,长期使用须监测鼻腔黏膜状态。
2、减充血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能快速缓解鼻塞,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避免引发药物性鼻炎。妊娠期及高血压患者慎用。
3、抗组胺药氮卓斯汀鼻喷雾剂对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甲肥大效果显著,可抑制组胺释放。可能出现短暂鼻腔刺激感,青光眼患者禁用。
4、生理性海水喷雾高渗海水喷雾能减轻黏膜水肿,等渗海水喷雾适合日常鼻腔清洁。安全性高,儿童及孕妇均可使用,但无法替代药物治疗。
5、中药类喷剂辛夷鼻炎喷雾剂等含苍耳子、辛夷等成分,可通窍消肿。起效较慢,适合轻度鼻甲肥大辅助治疗,使用前需排除药物过敏史。
鼻甲肥大患者日常应避免接触粉尘、冷空气等刺激因素,保持室内湿度,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合并鼻中隔偏曲或药物无效时需考虑手术治疗。所有喷剂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更换药物或长期依赖减充血剂。定期复查评估鼻腔黏膜状态,必要时配合口服药物或脱敏治疗。
鼻息肉和鼻甲肥大是两种不同的鼻腔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
鼻息肉通常由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表现为鼻腔内半透明肿物,可能伴随嗅觉减退、鼻塞及头痛。鼻甲肥大则多由过敏性鼻炎或长期炎症引起,表现为鼻甲黏膜增厚,主要症状为持续性鼻塞和流涕。鼻息肉可能影响双侧鼻腔,而鼻甲肥大常为单侧或双侧对称性增大。鼻息肉治疗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或口服泼尼松片,严重时需手术切除。鼻甲肥大可通过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缓解,必要时行鼻甲部分切除术。
日常应保持鼻腔刺激物远离,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避免用力擤鼻。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