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首选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病情活动度、器官受累情况及患者个体差异综合评估。
1、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础治疗药物,具有快速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的作用。适用于中重度活动期患者,尤其合并肾脏、血液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长期使用需注意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
2、免疫抑制剂:
羟氯喹作为基础用药适用于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具有调节免疫和预防复发的作用。环磷酰胺适用于狼疮肾炎等严重器官损害,硫唑嘌呤可用于维持治疗。这类药物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3、生物制剂:
贝利尤单抗是首个获批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物制剂,通过靶向抑制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发挥作用。适用于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显著降低疾病活动度。使用前需排除活动性感染。
4、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轻症患者关节痛、发热等症状的缓解。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合并肾脏损害者慎用。
5、其他免疫调节剂:
他克莫司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用于难治性狼疮肾炎的治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适用于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或感染时的短期治疗。这些药物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个体化使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日常需注意防晒,避免日晒诱发皮疹和病情活动。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骨密度。保持良好心态,遵医嘱规范用药并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出现发热、皮疹加重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