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血液科

气虚血瘀如何调理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刘爱华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血瘀体质的表现症状及调理方法

血瘀体质主要表现为面色晦暗、皮肤干燥有瘀斑、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痛经或经血有血块、肢体麻木或刺痛等症状,可通过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温经散寒等方式调理。血瘀体质可能与气滞、寒凝、外伤、久病等因素有关,建议根据具体症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调理。

1、活血化瘀

血瘀体质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血府逐瘀胶囊、桂枝茯苓丸、复方丹参片等中成药活血化瘀。血府逐瘀胶囊由桃仁、红花、当归等组成,适用于胸痛、头痛等气滞血瘀症状。桂枝茯苓丸含桂枝、茯苓、牡丹皮等成分,对女性痛经、月经不调有改善作用。复方丹参片以丹参、三七为主药,能缓解心绞痛等血液循环障碍症状。日常可适量食用山楂、黑木耳、玫瑰花等具有活血功效的食材。

2、疏肝理气

长期情绪抑郁可能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形成血瘀,可遵医嘱使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疏肝解郁药物。逍遥丸由柴胡、当归、白芍等组成,能缓解胁肋胀痛、情绪低落等症状。日常可按摩太冲穴、期门穴等疏肝穴位,每周进行3-4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气机调畅。饮食上可适量食用陈皮、佛手、香橼等理气食材。

3、温经散寒

寒凝血瘀者常见手足冰凉、痛经加重遇热减轻等症状,可选用艾附暖宫丸、少腹逐瘀颗粒等温经药物。艾附暖宫丸含艾叶、香附、肉桂等成分,适用于宫寒引起的月经不调。日常可用艾叶、生姜煮水泡脚,每周2-3次,水温保持在40℃左右。冬季注意腰腹部保暖,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可适量进食羊肉、桂圆、生姜等温性食材。

4、外伤调理

外伤后局部淤血未消可能形成顽固性血瘀,急性期可外敷云南白药气雾剂缓解肿痛,慢性期可使用三七伤药片促进淤血吸收。陈旧性外伤淤血可配合针灸治疗,选取阿是穴、血海穴等穴位,每周治疗2-3次。运动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磕碰,受伤后及时正确处理伤口,24小时内冷敷,48小时后热敷帮助散瘀。

5、久病调养

慢性病患者因久病入络易形成血瘀,如冠心病患者可遵医嘱长期服用通心络胶囊改善心肌供血。糖尿病血瘀体质者需控制血糖的同时使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改善微循环。日常可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柔和运动,每周4-5次,每次20-30分钟。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适量增加洋葱、大蒜、纳豆等具有抗凝血作用的食物。

血瘀体质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避免长时间吹空调。饮食宜温不宜凉,可适量饮用藏红花茶、玫瑰花茶等活血花茶,但月经量多者经期应停用。保持适度运动习惯,避免久坐不动,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定期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根据体质变化调整调理方案,症状持续加重时应及时就医。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唇炎 盗汗 口吃 流产 铅中毒 食管良性肿瘤 格斯特曼综合征 纹状体黑质变性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