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患者需注意控制饮食、规律用药、监测指标、预防感染及避免肾毒性物质。肾功能衰竭是肾脏功能严重受损的病理状态,可能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炎等因素引起,需通过综合管理延缓病情进展。
1、控制饮食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清、鱼肉等,减轻肾脏负担。减少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的摄入,避免高血钾引发心律失常。每日盐分控制在3克以内,防止水肿和高血压加重。水分摄入需根据尿量调整,少尿期需严格限水。避免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预防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2、规律用药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如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纠正肾性贫血,配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补铁。碳酸镧咀嚼片等磷结合剂需餐中服用,降低血磷吸收。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防止药物性肾损伤。定期复查调整用药方案,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3、监测指标每周测量血压2-3次,记录波动情况。每月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评估肾功能,维持肌酐在相对稳定水平。每3个月检查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预防肾性骨病。定期检测血红蛋白,贫血加重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尿常规检查关注蛋白尿变化,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1克需强化干预。
4、预防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保持会阴清洁,女性患者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早就医,防止感染加重肾功能恶化。透析患者需严格消毒导管入口,定期更换敷料。
5、避免肾毒性物质禁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如关木通,防止急性肾小管坏死。造影检查前需充分水化,必要时使用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接触重金属、有机溶剂等职业暴露者需调离岗位。严格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戒烟并避免二手烟,烟草中的镉会加速肾功能恶化。
肾功能衰竭患者需保持每日30分钟步行等低强度运动,但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蛋白尿。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避免熬夜导致血压波动。情绪管理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心理压力过大会影响血压控制。冬季注意保暖,寒冷易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家属应学习急救知识,熟悉高钾血症等急症的表现和处理措施,定期陪同患者复诊。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是否需要透析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每分钟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通常需要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可能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评估。
肾小球滤过率处于15-29毫升每分钟且无严重并发症时,可通过限制蛋白质摄入、控制血压血糖等方式延缓病情进展。此时需定期监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同时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部分患者可能需配合口服碳酸钙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药物纠正钙磷代谢紊乱。
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每分钟或出现高钾血症、肺水肿、尿毒症脑病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时,需立即开始透析治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两种常用方式,前者每周需进行2-3次,每次4小时,后者可居家每日进行。透析能替代肾脏部分功能,但无法根治疾病,患者仍需配合低盐低磷饮食。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日常应严格控制每日饮水量和蛋白质摄入量,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等。建议每周测量体重变化,监测血压波动,出现乏力、恶心等症状时及时就诊。透析患者需特别注意动静脉瘘管或腹膜透析导管的护理,防止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