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采用低蛋白、低磷、低钾、低钠的饮食原则,控制水分摄入并保证足够热量。饮食调整需结合肾功能分期及并发症情况,必要时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
1、优质蛋白选择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每日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避免豆类及其制品等高植物蛋白食物,减少含氮废物产生。可选用复方α-酮酸片配合低蛋白饮食,帮助减轻肾脏负担。
2、限制磷摄入避免动物内脏、坚果、全谷类等高磷食物,每日磷摄入量控制在800毫克以下。烹调时可用水煮去磷,必要时使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镧咀嚼片。定期监测血磷水平,预防肾性骨病。
3、控制钾钠平衡限制香蕉、土豆、菌菇等高钾蔬菜水果,血钾偏高时可先将蔬菜焯水去钾。每日食盐量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使用低钠盐需警惕高钾血症风险,尤其对于少尿患者。
4、水分管理尿量正常者每日饮水量为前一天尿量加500毫升,出现少尿或无尿时应严格限水。避免汤粥类高水分食物,口渴时可含冰块缓解。合并心衰者需根据体重变化调整入量。
5、热量补充每日需保证30-35千卡/公斤体重的热量,以淀粉类主食和植物油为主要来源。可选用肾病专用配方粉补充营养,避免因热量不足导致蛋白质分解。糖尿病肾病患者需同步控制碳水摄入。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定期监测体重、尿量及实验室指标,避免高嘌呤食物诱发痛风。烹饪推荐蒸煮方式减少油脂摄入,分餐制有助于控制单次进食量。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所有饮食调整均需与主治医生及营养师保持沟通,根据肾功能变化动态调整方案。出现水肿或电解质紊乱时应及时就医。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是否需要透析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每分钟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通常需要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可能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评估。
肾小球滤过率处于15-29毫升每分钟且无严重并发症时,可通过限制蛋白质摄入、控制血压血糖等方式延缓病情进展。此时需定期监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同时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部分患者可能需配合口服碳酸钙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药物纠正钙磷代谢紊乱。
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每分钟或出现高钾血症、肺水肿、尿毒症脑病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时,需立即开始透析治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两种常用方式,前者每周需进行2-3次,每次4小时,后者可居家每日进行。透析能替代肾脏部分功能,但无法根治疾病,患者仍需配合低盐低磷饮食。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日常应严格控制每日饮水量和蛋白质摄入量,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等。建议每周测量体重变化,监测血压波动,出现乏力、恶心等症状时及时就诊。透析患者需特别注意动静脉瘘管或腹膜透析导管的护理,防止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