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一年多没来月经通常是正常现象。哺乳期闭经主要与泌乳素水平升高抑制排卵有关,多数会持续到停止哺乳后1-2个月恢复,少数可能延长至停止哺乳后半年。
哺乳期闭经属于生理性闭经,与高泌乳素血症直接相关。母乳喂养时婴儿吸吮刺激会促进垂体分泌泌乳素,这种激素不仅能促进乳汁分泌,还会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导致卵泡发育受阻和排卵停止。没有周期性排卵,子宫内膜就不会发生周期性脱落,因此出现停经现象。这种情况在完全母乳喂养且未添加辅食的母亲中更为明显,随着哺乳频率降低,激素水平逐渐恢复,月经也会自然复潮。部分母亲在哺乳6个月后添加辅食,哺乳间隔延长至4小时以上时,就可能恢复月经。
少数母亲停止哺乳后月经延迟恢复,可能与个体激素调节差异有关。产后卵巢功能需要时间恢复,部分人可能出现暂时性卵巢功能低下。若停止哺乳超过半年仍未恢复月经,需考虑是否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病理因素。哺乳期闭经期间仍需注意避孕,因为排卵可能先于月经恢复发生。
建议观察停止哺乳后的月经恢复情况,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若停止哺乳半年后仍无月经来潮,或伴有头痛、视力变化、异常泌乳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妇科检查激素水平和卵巢功能。哺乳期间可适当增加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预防贫血,避免过度节食影响乳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