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度体温属于正常范围。人体正常体温通常在36-37.2度之间波动,37度处于正常体温的上限,但仍在正常范围内。
体温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测量时间、测量部位、环境温度、运动状态等。早晨体温通常较低,下午至傍晚体温可能略有升高。测量部位不同也会导致体温读数差异,口腔测量比腋下测量高0.3-0.5度,直肠测量比口腔测量高0.3-0.5度。运动后、进食后或情绪激动时,体温可能暂时性升高。女性在排卵期和妊娠期体温也会略有上升。这些情况下的37度体温都属于生理性波动。
如果体温持续超过37.3度,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头痛、乏力、咳嗽等,则可能提示存在感染或其他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能导致基础体温升高。长期低热需要警惕结核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体温异常升高时建议监测体温变化,记录体温曲线,观察伴随症状,必要时就医检查。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补充水分,穿着透气舒适的服装。在高温环境下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测量体温前应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或进食热饮。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时要注意清洁消毒,按照说明书规范操作。如发现体温异常波动或持续升高,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鼓膜切开术后建议采取半卧位或健侧卧位休息,避免压迫手术耳。
鼓膜切开术主要用于治疗中耳积液或急性中耳炎,术后保持正确体位有助于减轻耳部肿胀和促进引流。半卧位指将床头抬高30-45度,用枕头支撑背部和头部,这种姿势可降低耳道内压力,减少血液向手术部位聚集。健侧卧位即未手术耳朝下侧卧,防止手术耳接触枕头造成摩擦或污染,同时避免渗出液倒流。术后24小时内应避免平躺或手术耳朝下,防止出血或渗出物滞留。若需变换体位,需缓慢移动头部以减少眩晕感。部分患者可能因麻醉反应出现恶心呕吐,半卧位还能降低误吸风险。
术后恢复期间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剧烈咳嗽或突然低头动作。饮食选择软质食物减少咀嚼牵拉,两周内禁止游泳或潜水。如出现持续耳痛、发热或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复诊检查是否并发感染。日常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预防性药物,但不可自行清洁或触碰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