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己酮是一种有机溶剂,短期接触可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长期或高浓度暴露可能损害肝脏、神经系统和造血功能。
环己酮具有挥发性,吸入其蒸气会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皮肤接触可能引发红肿、脱脂性皮炎,若不慎溅入眼睛,可造成结膜充血和暂时性视力模糊。短期低浓度接触后,脱离环境并清洗接触部位通常可缓解症状。
长期职业性暴露于环己酮环境可能引起慢性健康损害。神经系统方面表现为头痛、眩晕、睡眠障碍,严重时可能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肝脏代谢负担加重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造血系统受影响时可观察到白细胞减少。孕妇接触存在潜在致畸风险,动物实验显示高剂量暴露会影响胚胎发育。
接触环己酮后应立即转移至通风处,脱去污染衣物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15分钟以上。若出现持续头晕、恶心或皮肤溃烂需就医处理,血液检查可评估肝肾功能损伤程度。职业接触者应佩戴防毒面具、化学防护手套等装备,工作场所需安装局部排风系统并定期监测空气中浓度。储存时应远离氧化剂和火源,保持容器密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