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钾低于3.0mmol/L属于危急值,需立即就医处理。血钾是维持神经肌肉功能和心脏电活动的重要电解质,严重低钾血症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肌无力甚至呼吸肌麻痹。
血钾水平在3.0-3.5mmol/L时为轻度低钾血症,可能出现乏力、便秘或心悸等症状。此时可通过口服补钾制剂如氯化钾缓释片、枸橼酸钾颗粒等纠正,同时增加香蕉、橙子、菠菜等高钾食物摄入。若血钾降至2.5-3.0mmol/L则进入中度低钾血症阶段,常伴随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及心电图异常,需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并密切监测。当血钾低于2.5mmol/L时属于重度低钾血症,可能引发室性心动过速、横纹肌溶解等致命并发症,必须住院进行心电监护下的高浓度补钾治疗。
长期服用利尿剂、严重腹泻呕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是常见诱因。日常应注意避免大量出汗后未及时补钾,肾功能不全者需定期检测电解质。出现不明原因的四肢无力或心跳不规律时,应及时检测血钾水平,禁止自行服用补钾药物以免引发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引发心律失常可通过调整饮食、静脉注射钙剂、使用降钾药物、血液透析、心电监护等方式治疗。高钾血症通常由肾功能不全、药物副作用、代谢性酸中毒、组织损伤、钾摄入过多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高钾食物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钾水平。高钾血症患者应避免食用香蕉、橙子、土豆、菠菜等含钾量高的食物。选择低钾食物如苹果、卷心菜、黄瓜等,同时注意控制每日钾的摄入量。饮食调整是基础治疗措施,适用于轻度高钾血症患者。
2、静脉注射钙剂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可拮抗高钾对心肌的毒性作用。钙剂能稳定心肌细胞膜,快速缓解心律失常症状。这种方法适用于血钾明显升高伴严重心律失常的紧急情况,需在医生监护下使用。
3、使用降钾药物降钾药物如聚苯乙烯磺酸钠、胰岛素联合葡萄糖、碳酸氢钠等可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或促进钾排出。聚苯乙烯磺酸钠通过肠道结合钾离子排出体外,胰岛素可促进细胞摄取钾。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4、血液透析对于严重高钾血症伴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透析能快速清除体内多余的钾离子,纠正电解质紊乱。这种方法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5、心电监护持续心电变化监测对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至关重要。高钾血症可引起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如T波高尖、PR间期延长等。密切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恶性心律失常,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高钾血症患者应定期监测血钾水平,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细胞内钾释放。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有助于钾的排泄,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液体量。出现心悸、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长期管理需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定期复查肾功能和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