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换牙期间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饮食调整、牙齿松动处理、定期口腔检查以及异常情况就医等事项。换牙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正常过程,通常从6岁左右开始持续到12岁左右,乳牙逐渐脱落被恒牙替代。
1、口腔卫生家长需帮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使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重点清洁牙龈边缘和牙齿咬合面。饭后建议用温水漱口,减少食物残渣滞留。乳牙龋坏可能影响恒牙发育,需特别关注后磨牙的清洁。
2、饮食调整避免给孩子食用过硬、过黏或过甜的食物,如坚果、奶糖、年糕等,防止损伤松动中的乳牙或诱发龋齿。多摄入富含钙质的牛奶、奶酪、豆腐等食物,有助于恒牙矿化。苹果、胡萝卜等需咀嚼的蔬果可适量食用,能刺激牙槽骨发育。
3、牙齿松动处理乳牙自然松动时,家长应教育孩子不要用手摇晃或用舌头推顶牙齿,以免造成牙龈损伤或感染。若乳牙滞留影响恒牙萌出,需由口腔医生评估是否需拔除。自行脱落乳牙后,可用纱布轻压止血,避免频繁吮吸创口。
4、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3-6个月带孩子到口腔科检查,通过X光片监控恒牙发育情况。医生可早期发现多生牙、恒牙萌出方向异常等问题,及时进行间隙保持或正畸干预。对于易患龋齿的儿童,可考虑实施窝沟封闭或局部涂氟。
5、异常情况就医若出现乳牙早失、恒牙迟萌、牙齿排列严重不齐、牙龈红肿化脓等情况,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诊。双排牙现象超过3个月未改善,或恒牙萌出后伴有持续疼痛,可能需进行阻生牙拔除或正畸治疗。
换牙期建议每天用儿童牙线清洁牙缝,减少邻面龋发生概率。限制碳酸饮料和果汁摄入,避免酸蚀牙釉质。夜间磨牙的孩子可使用硅胶牙套保护牙齿。定期更换牙刷,感冒后及时更换牙刷防止细菌残留。建立牙齿健康档案,记录每颗恒牙萌出时间,便于追踪发育状况。若孩子抗拒刷牙,家长可选择音乐牙刷或亲子互动游戏培养护牙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