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癣通常建议挂皮肤科或皮肤性病科,可能与真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局部潮湿多汗、接触传染源、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1、皮肤科皮肤科是股癣的首选就诊科室。股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腹股沟区红斑、丘疹伴瘙痒,可能伴随脱屑或边缘隆起。皮肤科医生可通过真菌镜检或培养确诊,常用药物包括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软膏、特比萘芬喷雾剂等抗真菌药物。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能需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
2、皮肤性病科部分医院将皮肤科与性病科合并为皮肤性病科,同样可接诊股癣患者。该科室对真菌性皮肤病诊疗经验丰富,尤其适用于反复发作或合并其他皮肤问题的患者。医生可能建议进行伍德灯检查辅助诊断,严重者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或氟康唑片。患者需注意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
股癣患者日常应选择透气棉质内衣,避免久坐和剧烈运动后未及时清洁。饮食上减少高糖食物摄入,控制体重以降低局部摩擦。治疗期间遵医嘱规范用药,即使症状消失也需完成疗程以防复发。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真菌感染。
股癣长在阴毛处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环状红斑,伴有脱屑和瘙痒。股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浅表真菌病,主要累及腹股沟、会阴及肛周等部位。
1、环状红斑初期可见边缘隆起的红色斑片,中央区域颜色较淡,呈现典型的圆环状或半环状。皮损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表面可能有细碎鳞屑。这种皮损会随搔抓向周围扩散,形成多环状或地图样外观。
2、明显脱屑患处皮肤会出现白色或灰白色鳞屑,尤其在红斑边缘更为明显。脱屑可能伴随皮肤干燥、皲裂,在阴毛根部可见附着在毛干上的鳞屑。反复搔抓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增厚,形成苔藓样变。
3、剧烈瘙痒多数患者主诉间歇性或持续性剧烈瘙痒,在出汗、摩擦后加重。夜间症状可能更为明显,搔抓后易继发细菌感染。瘙痒感可能向周围正常皮肤扩散,形成"瘙痒-搔抓-皮损扩大"的恶性循环。
4、毛囊受累真菌可能侵入阴毛毛囊,导致毛囊炎性反应。表现为毛囊周围红色丘疹或脓疱,严重时可形成疖肿。拔除受累阴毛进行真菌镜检,可能发现毛干内或毛根部的菌丝或孢子。
5、继发改变长期未治疗可能出现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皮肤纹理加深。继发细菌感染时可见脓性分泌物、结痂或溃疡形成。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更严重的炎症反应,甚至发展为深部真菌感染。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衣,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洗澡后需彻底擦干腹股沟区域,可局部使用抗真菌粉剂保持干燥。避免过度搔抓以防继发细菌感染,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真菌学检查,确诊后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控制血糖,以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