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便秘患者建议进行肠镜检查,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金标准,能够直接观察肠道黏膜情况,发现息肉、肿瘤等病变。对于40岁以上、有家族肠癌史、便血或体重明显下降的便秘患者,肠镜检查尤为重要。肠镜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包括低渣饮食和服用清肠药物。检查过程中医生会使用带有摄像头的细长软管,从肛门进入,逐步检查直肠、结肠和回盲部。检查后可能出现轻微腹胀或不适,通常1-2天内自行缓解。除了肠镜检查,便秘患者还应调整生活方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喝水,保持规律运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或促胃肠动力药物。如果检查结果正常,可考虑功能性便秘的诊断,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盆底功能障碍或肠易激综合征等情况。定期复查和持续关注肠道健康对预防严重疾病至关重要。
气管憩室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憩室大小和症状严重程度。多数无明显症状的小憩室无须特殊治疗,存在反复感染或压迫症状时需手术干预。
气管憩室是气管壁向外膨出的囊袋状结构,多数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长期咳嗽导致。体积较小的憩室通常不会影响呼吸功能,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这类患者建议定期复查胸部CT观察变化,避免吸烟及呼吸道感染刺激憩室增大。若出现轻微咳嗽或异物感,可通过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缓解局部炎症,口服盐酸氨溴索片稀释痰液。
当憩室直径超过2厘米或合并严重并发症时需要积极治疗。巨大憩室可能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或蓄积分泌物导致反复肺炎。支气管镜下可见憩室开口处黏膜充血水肿,此时需行气管憩室切除术或内镜下憩室缝合术。术后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促进气道修复。未及时处理的感染性憩室可能引发纵隔脓肿或气管食管瘘。
确诊气管憩室后应每6-12个月复查支气管镜,日常避免用力咳嗽和屏气动作。出现咯血、呼吸困难或发热症状需立即就诊,术后患者需严格禁烟并接种肺炎疫苗。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需长期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控制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