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达到140毫米汞柱可能属于高血压范畴,需结合具体测量情况判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以及在不同时间点的多次测量结果。
根据临床标准,正常血压的收缩压应低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应低于80毫米汞柱。当收缩压在120-139毫米汞柱之间或舒张压在80-89毫米汞柱之间时,属于正常高值血压。若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0毫米汞柱,且在非同日三次测量中均达到此标准,则可诊断为高血压。血压140毫米汞柱若为收缩压,且伴随舒张压升高,或多次测量均达到此数值,则需考虑高血压可能。高血压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肥胖、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原因引起,长期未控制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血压偶尔一次达到140毫米汞柱,可能由情绪紧张、剧烈运动、测量误差等因素导致,不能直接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在安静状态下多次测量,避免饮酒、咖啡或吸烟后立即测量。若多次测量结果均偏高,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医生可能建议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更准确评估血压水平。对于暂时性血压升高,可通过调整饮食、减少钠盐摄入、增加运动等方式改善。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有助于血压调节。保持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戒烟限酒。若确诊高血压,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可能需要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定期复查血压和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