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不疼了通常还需要继续点眼药水,具体需根据医生评估决定。角膜炎的治疗周期需覆盖炎症完全消退阶段,避免复发或转为慢性。
角膜炎症状缓解后,眼部可能仍存在轻微炎症或病原体残留。若过早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诱发角膜瘢痕、视力下降等并发症。细菌性角膜炎需完成抗生素滴眼液全程治疗,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病毒性角膜炎需持续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滴眼液,直至医生确认病毒复制被完全抑制。真菌性角膜炎疗程更长,需遵医嘱使用那他霉素滴眼液等药物。
部分非感染性角膜炎如干眼症继发的角膜炎,疼痛消失后仍需人工泪液维持治疗,如玻璃酸钠滴眼液。过敏性角膜炎需持续使用抗过敏滴眼液如奥洛他定滴眼液,防止季节性复发。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角膜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等检查,由医生判断是否可停药。
日常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或佩戴隐形眼镜。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欧米伽3脂肪酸。若出现视物模糊、畏光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复诊,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角膜炎后能否运动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炎症轻微且无角膜溃疡时可进行低强度运动,急性期或存在角膜损伤时应禁止运动。
角膜炎处于恢复期且经医生评估炎症得到控制时,可尝试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这类运动不会明显增加眼部压力或引发汗水刺激,但需避免游泳等可能接触污染水源的运动。运动时建议佩戴护目镜防止灰尘入眼,运动后及时清洁眼周汗液。若出现眼红加重或异物感应立即停止活动。
当角膜炎处于急性发作期或伴随角膜溃疡、上皮缺损时,任何运动均需禁止。剧烈运动可能因汗水刺激加重炎症,球类运动存在外伤风险,力量训练时屏气动作会升高眼压延缓愈合。角膜修复期过度活动可能导致新生血管长入,影响视力恢复质量。存在病毒感染性角膜炎时,运动还可能通过接触传播病原体。
角膜炎患者运动前后应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或抗病毒眼膏,保持运动环境清洁。恢复运动后需定期复查角膜愈合情况,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强光或干燥环境。日常可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深色蔬菜及优质蛋白摄入,促进角膜上皮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