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手术切除大网膜主要是为了减少肿瘤转移风险并提高治疗效果。大网膜是腹腔内易受癌细胞扩散的脂肪组织,切除可降低复发概率。
卵巢癌易通过直接蔓延或淋巴转移侵犯大网膜。大网膜血供丰富且表面积大,癌细胞可能通过腹腔内液体流动附着于大网膜表面形成种植性转移灶。手术中清除大网膜能最大限度切除潜在病灶,尤其对晚期卵巢癌患者更有必要。病理检查切除的大网膜组织还有助于明确肿瘤分期,指导后续化疗方案选择。
部分早期卵巢癌患者若术中发现大网膜外观正常且快速病理检查未发现转移,可能保留部分大网膜。但这种情况需结合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因素综合评估,临床实际中仍以彻底切除为主流选择。术后需配合铂类联合紫杉醇等化疗方案进一步巩固疗效。
卵巢癌术后患者应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定期复查CA125等肿瘤标志物及盆腔影像学检查,术后两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腹压增高,可进行散步等温和锻炼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出现腹胀、消瘦等症状需及时返院评估。
卵巢癌是否需要切除子宫需根据肿瘤分期、患者年龄及生育需求综合判断。早期患者可保留子宫,中晚期或存在高危因素时通常建议切除。手术方式主要有全面分期手术、肿瘤细胞减灭术等。
对于肿瘤局限于单侧卵巢且无转移的年轻患者,医生可能仅切除患侧卵巢及输卵管,保留子宫和对侧附件以满足生育需求。此时需结合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因素评估复发风险,术后需密切随访。若为交界性肿瘤或低度恶性潜能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更为常见。
当肿瘤侵犯双侧卵巢、子宫或存在盆腔播散时,需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绝经后患者或已完成生育者,即使早期病例也倾向选择根治性手术。特殊情况下如黏液性癌可能需同时切除阑尾,透明细胞癌可能需扩大手术范围。手术彻底性直接影响预后,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决策起关键作用。
术后应根据病理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低危患者可能无须辅助治疗,中高危患者需结合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干预。保留子宫者应完成生育后评估二次手术必要性,所有患者均需终身随访监测复发。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避免使用含雌激素保健品,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