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感染后很痒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多饮水、使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尿道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卫生习惯不良、免疫力低下、尿路梗阻、性生活频繁等原因引起。
1、保持局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清洗后阳光下暴晒杀菌。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避免穿紧身裤或久坐潮湿环境,减少局部摩擦与闷热。
2、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通过增加尿量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滞留。可适量饮用蔓越莓汁,其含有的原花青素能抑制大肠杆菌黏附尿道壁。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防止加重尿路刺激症状。
3、使用外用药物遵医嘱使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局部湿敷,或涂抹红霉素软膏缓解瘙痒。高锰酸钾溶液稀释后坐浴可抑制细菌繁殖,浓度需严格按说明书配制。瘙痒剧烈时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但避免长期使用以免破坏皮肤屏障。
4、口服药物细菌感染需遵医嘱服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完成全程治疗。伴有明显瘙痒可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中成药如三金片、热淋清颗粒等可辅助缓解尿路刺激症状,需与西药间隔2小时服用。
5、物理治疗局部冷敷可暂时缓解瘙痒,每次不超过10分钟。超短波治疗通过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避免抓挠患处,防止皮肤破损引发继发感染。若出现皮疹或发热需立即就医。
尿道感染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减少尿道黏膜刺激。饮食宜清淡,多食冬瓜、黄瓜等利尿食物,限制辛辣调味品。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或出现血尿、腰痛时,需进行尿培养等检查。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老年患者应注意排查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日常可练习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