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结石一般无法用手直接触摸到。尿道结石通常位于尿道内部,体表无法触及,但可能伴随排尿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
尿道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尿液中的矿物质结晶沉积形成。结石体积较小时可能随尿液排出,体积较大时则可能卡在尿道中导致排尿困难。尿道结石患者常出现排尿时剧烈疼痛,疼痛可能放射至会阴部或阴茎头部。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尿,尿液呈现粉红色或红色。尿道结石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B超或CT,能够清晰显示结石的位置和大小。
极少数情况下,若尿道结石位于尿道远端接近尿道口的位置,且体积较大,可能通过触摸尿道口周围感觉到硬块。这种情况较为罕见,通常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检查确认。尿道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和手术取石等,具体方案需根据结石大小和位置决定。
建议尿道结石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小结石排出。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等,减少结石形成风险。出现排尿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尝试触摸或挤压尿道,以免造成尿道损伤或感染。
尿道结石通常可以通过CT检查发现。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是诊断尿道结石的常用影像学方法之一。
CT检查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生成人体横断面图像,对密度较高的结石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尿道结石在CT图像上表现为高密度影,容易与周围软组织区分。非增强CT扫描即可发现大多数结石,对于尿酸结石等低密度结石,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辅助诊断。CT检查外,B超和X线平片也可用于尿道结石筛查,但CT的准确性更高。
少数情况下,极小的结石或与周围组织密度相近的结石可能在CT图像上显示不清。此时医生会根据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对于疑似尿道结石但CT检查阴性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尿路造影或磁共振尿路成像等进一步检查。
确诊尿道结石后,患者应多饮水促进结石排出,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等。适当运动有助于小结石移动,但剧烈运动可能加重症状。出现血尿、剧烈疼痛或发热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调整饮食结构,预防结石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