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划破了可通过清洁伤口、消毒处理、包扎保护、预防感染、促进愈合等方式处理好的快。手部划伤通常由锐器割伤、摩擦损伤、异物刺入、皮肤干燥、外力撞击等原因引起。
1、清洁伤口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去除表面污物和细菌。若伤口有泥沙等异物,可用无菌镊子轻轻夹出。避免用力揉搓伤口,防止二次损伤。冲洗后使用生理盐水进一步清洁创面,减少感染概率。
2、消毒处理清洁后使用碘伏溶液或75%酒精由伤口中心向外周螺旋式消毒,消毒范围应超过伤口边缘2厘米。对于较深伤口,可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内部。消毒时可能引起短暂刺痛感,属于正常反应。对碘过敏者可选用苯扎氯铵溶液。
3、包扎保护浅表伤口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后覆盖无菌纱布,深层伤口需使用医用敷料加压包扎。关节部位受伤应使用弹性绷带固定,保持敷料平整无皱褶。每日更换敷料1次,若被血液或分泌物浸透需立即更换。包扎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预防感染伤口出现红肿热痛或渗液时,可遵医嘱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局部感染可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接触污水。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需特别注意观察感染迹象。
5、促进愈合伤口结痂后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加速上皮再生。适当补充维生素C片和锌制剂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避免抓挠痂皮,待其自然脱落。愈合期减少手部剧烈活动,防止伤口裂开。瘢痕体质者可早期使用硅酮凝胶预防增生。
日常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恢复期间可适量增加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组织修复。若伤口超过1厘米深、出血不止、伴有肌腱损伤或异物残留,应立即就医处理。定期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出现持续疼痛、化脓、发热等异常症状时需及时复诊。愈合后注意防晒以减少色素沉着,适当进行手指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