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跳得慢可能由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正常成年人静息心率低于60次/分钟称为心动过缓,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相关。
1、窦性心动过缓健康人群如运动员、长期锻炼者可能出现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可低至40-50次/分钟而无不适。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可能与窦房结功能减退有关,表现为头晕、乏力,严重时可出现晕厥。需通过动态心电图评估,必要时使用阿托品注射液或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严重者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2、房室传导阻滞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会导致房室传导阻滞,根据阻滞程度分为三度。二度以上阻滞可能引发心悸、黑朦,三度阻滞时心率可低于40次/分钟,需紧急处理。确诊需依靠心电图,一度阻滞可观察,高度阻滞需使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片,完全性阻滞需植入永久起搏器。
3、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新陈代谢速率,导致心率减慢,常伴怕冷、体重增加等症状。通过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素可确诊,需长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剂量。
4、药物副作用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钙通道阻滞剂如盐酸维拉帕米片、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片等均可能引起心率下降。出现明显心动过缓时应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
5、电解质紊乱严重高钾血症可使心肌细胞静息电位升高,抑制心脏自律性,导致心率减慢甚至心脏停搏。需通过血液生化检查确诊,轻度紊乱可通过限制高钾食物摄入改善,重度需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对抗钾离子毒性。
日常应注意监测静息心率,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发头晕。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可增强心脏功能,但运动强度需根据心率反应调整。饮食需保证碘摄入充足,限制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的过量食用。若出现持续乏力、晕厥等症状,或心率持续低于40次/分钟,应立即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