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可通过减轻体重、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关节腔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骨性关节炎通常由关节软骨退变、肥胖、关节损伤、遗传因素、长期劳损等原因引起。
1、减轻体重超重会增加关节负担,加速软骨磨损。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减轻体重,能有效降低膝关节压力。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爬楼梯、登山等加重关节负荷的活动。体重减轻后,关节疼痛和僵硬感通常会有明显改善。
2、物理治疗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关节僵硬。冷敷适用于急性炎症期,能减轻肿胀和疼痛。超声波治疗通过高频振动产生热效应,帮助缓解深层组织炎症。水疗利用水的浮力减轻关节负重,同时进行水中运动训练。
3、药物治疗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轻中度疼痛控制,胃肠道副作用较小。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能缓解炎症和疼痛,但长期使用需监测胃肠道和心血管风险。硫酸氨基葡萄糖可能有助于软骨修复,需长期服用才能见效。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弱阿片类药物。
4、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注射可改善关节润滑,缓解疼痛并改善功能,效果通常持续数月。糖皮质激素注射能快速控制急性炎症,但每年不宜超过3-4次。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可能促进软骨修复,但疗效存在个体差异。
5、手术治疗关节镜清理术适用于早期患者,可清除游离体和修整损伤的半月板。截骨矫形术通过改变力线分布来减轻病变关节面的压力。单髁置换术仅替换严重磨损的关节部分,保留更多正常结构。全膝关节置换是终末期患者的有效选择,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骨性关节炎患者日常应注意关节保护,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建议使用手杖、护膝等辅助器具减轻关节负荷。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抗氧化物质丰富的深色蔬菜。适度进行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如直腿抬高、静蹲等,能增强关节稳定性。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可使用热敷垫或穿戴保暖护具。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增加药物剂量。
骨性关节炎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和终末期四个阶段。不同分期的表现主要有软骨磨损、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畸形。
1、早期早期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轻微磨损,关节面出现细小裂纹。患者可能在长时间活动后感到关节僵硬或轻微疼痛,休息后可缓解。此阶段X线检查可能仅显示关节间隙轻度不对称,无明显骨赘形成。早期干预可通过减轻体重、调整运动方式延缓病情进展。
2、中期中期病变特征为软骨磨损加重,关节边缘开始形成骨赘。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活动后疼痛,关节活动度受限,可能伴有晨僵现象。X线可见关节间隙变窄,骨赘明显增生。此阶段需结合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等,配合物理治疗维持关节功能。
3、晚期晚期表现为关节软骨大面积剥脱,软骨下骨暴露并硬化,关节间隙显著狭窄。患者疼痛持续存在,夜间加重,关节畸形开始显现,日常活动严重受限。X线显示骨赘大量增生,可能出现关节半脱位。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可考虑关节置换手术评估。
4、终末期终末期关节结构完全破坏,软骨几乎完全缺失,骨与骨直接摩擦。患者丧失关节功能,伴有严重疼痛和明显畸形,肌肉萎缩常见。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进行关节成形术或置换术。此阶段患者多合并骨质疏松,需特别注意跌倒预防。
骨性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活动,避免爬楼梯、登山等负重运动。饮食上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注意关节保暖,使用辅助器具减少关节压力,定期复查评估病情进展。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急性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