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病手术前需完成脑电图、核磁共振、神经心理评估、血液检查及心电图五项核心检查。
1、脑电图:
脑电图是癫痫术前评估的金标准,通过记录大脑电活动定位异常放电区域。长程视频脑电图可捕捉发作期与间歇期的异常波形,明确癫痫灶范围。检查需持续24小时以上,期间可能通过药物诱发或睡眠剥夺提高阳性率。
2、核磁共振: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能识别海马硬化、皮质发育不良等结构性病变。3T磁共振配合特殊序列如FLAIR、DWI可发现微小病灶,与脑电图结果相互印证。约60%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通过该检查发现手术可治疗的病因。
3、神经心理评估:
评估涵盖记忆力、语言功能及执行能力等认知维度,预测术后神经功能缺损风险。优势半球颞叶癫痫患者需重点测试语言记忆,评估结果将影响手术方案制定和预后判断。
4、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测,排除手术禁忌证。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检测可判断当前治疗效果,部分患者需在术前调整用药方案。特殊病例需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
5、心电图:
心电图检查用于排除心源性晕厥等癫痫样发作的鉴别诊断。部分抗癫痫药物可能引发心律失常,术前需评估心脏基础状况。中老年患者建议加做心脏超声进一步排查。
术前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或过度疲劳诱发癫痫发作。饮食宜清淡,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术前8小时需严格禁食禁饮。家属应协助记录近期发作频率和表现形式,为医生调整术前方案提供参考。术后康复阶段需逐步恢复肢体功能训练,定期复查脑电图评估手术效果。
术前使用抗生素的最佳时间通常在手术开始前30分钟至2小时。这一时间范围主要考虑药物吸收峰值与手术切口暴露时间的匹配,需根据抗生素种类、手术类型、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决定。
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核心目标是使组织中药物浓度在手术切口时达到有效水平。静脉输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需在切开皮肤前30-60分钟完成给药,这类药物半衰期较短但组织穿透性好,过早给药可能导致术中浓度不足。万古霉素等糖肽类抗生素因输注速度限制,需提前1-2小时给药,其长半衰期可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浓度。涉及骨科植入物或消化道手术时,可能需要追加给药以覆盖可能延长的操作时间。
特殊情况下需调整给药时机。急诊手术需在确诊后立即给药,烧伤患者因药物代谢加快需临近手术时给药。对于采用止血带的下肢手术,应在止血带充气前完成给药以保证肢体组织药物分布。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给药间隔,避免药物蓄积或浓度不足。
术前抗生素使用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由麻醉医师或手术护士在指定时间点给药。术后24小时内通常无须重复给药,但存在明显污染、手术超时或大量失血等情况除外。建议术前完善药物过敏史筛查,避免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交叉过敏反应风险,同时注意监测抗生素相关腹泻等不良反应。合理规划给药时间需结合医院感染控制指南、手术风险评估及微生物学数据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