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手足口病疫苗通常建议接种,可有效降低重症风险。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5岁以下儿童高发,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接种疫苗能针对性预防EV71型病毒导致的重症病例,该病毒是引发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的主要病原体。我国现有EV71灭活疫苗,需接种2剂次,间隔1个月。疫苗保护率较高,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等轻微反应,通常1-2天自行缓解。未接种疫苗的患儿在托幼机构等集体环境中更易发生聚集性感染。
接种后仍需注意日常防护,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保持手部卫生。
手足口病前兆通常表现为低热、食欲不振、口腔不适和手足臀部皮疹。
手足口病早期可能出现低热,体温在37.5-38.5摄氏度之间,持续1-2天。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拒食或流口水,这与口腔黏膜即将出现的疱疹有关。口腔内可能出现红色小点或溃疡,多位于舌、颊黏膜和硬腭处。随后手掌、足底及臀部可能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疱疹,疹子周围有红晕,一般不痛不痒。这些症状可能同时或先后出现,多数患儿在发病前1-2周有接触史。
建议家长注意观察儿童症状变化,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皮疹,适当补充水分和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