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最根本病理基础是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细胞代谢障碍。治疗休克的关键在于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纠正代谢紊乱。
1、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是休克的核心病理机制。循环血容量不足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失血、脱水、心脏泵功能衰竭或血管扩张等。当循环血容量减少时,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导致组织灌注不足,细胞缺氧,代谢产物堆积,最终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2、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是休克的直接后果。由于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细胞代谢发生障碍。缺氧状态下,细胞内的能量代谢从有氧代谢转为无氧代谢,产生大量乳酸,导致酸中毒。酸中毒进一步影响细胞功能,加重组织损伤。
3、细胞代谢障碍是休克的最终表现。缺氧和酸中毒导致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内离子平衡失调,细胞水肿,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细胞死亡引发炎症反应,释放大量炎症介质,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治疗休克的关键在于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纠正代谢紊乱。具体措施包括:1. 补充血容量:通过静脉输液或输血迅速恢复循环血容量,常用液体包括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羟乙基淀粉等。2. 改善心脏功能: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3. 纠正酸中毒:使用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改善细胞代谢环境。4. 支持器官功能:根据具体器官功能障碍情况,采取相应的支持治疗,如机械通气支持呼吸功能,血液净化支持肾功能等。
休克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通过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纠正代谢紊乱,可以有效逆转休克状态,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