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顿疝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嵌顿疝是指腹腔脏器通过腹壁缺损突出后无法回纳,可能引发肠梗阻、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主要有腹股沟嵌顿疝、脐疝嵌顿、切口疝嵌顿、股疝嵌顿、白线疝嵌顿等类型。
嵌顿疝属于外科急症,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疝内容物缺血坏死。多数情况下需急诊手术解除嵌顿并修补缺损,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放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手术通过直接还纳疝内容物并加强腹壁结构,腹腔镜手术则利用微创技术进行修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少数早期发现的嵌顿疝,若患者全身状况良好且无肠管缺血表现,可尝试手法复位。但复位后仍需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腹痛加剧、发热等症状需立即手术。手法复位存在复发风险,后续仍需择期手术根治。婴幼儿脐疝嵌顿有时可尝试保守治疗,但需严格遵循医嘱。
嵌顿疝患者术后需避免剧烈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三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饮食上应多摄入高纤维食物预防便秘,保持适度运动增强腹肌力量。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复发迹象,若出现局部包块再现或疼痛需及时就医。
拆线没拆干净嵌肉里了通常需要及时就医处理。残留线头可能引起局部感染、异物反应或伤口愈合不良,需由医生评估后取出。
拆线后线头残留多见于伤口张力较大、线结过紧或拆线操作不规范的情况。线头较浅时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硬结或轻微红肿,医生可通过消毒后镊子直接取出。若线头埋藏较深或伴随明显红肿热痛,可能需局部麻醉后扩大伤口取出,并配合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部分患者对缝线材质过敏会出现肉芽组织增生包裹线头,形成红色小肿块,此时需彻底清除线头及周围异常组织。
极少数情况下,可吸收缝线因个体差异未完全降解而残留,但通常不会引发强烈异物反应。若伤口已完全愈合且无不适,部分医生可能建议暂时观察。但非可吸收缝线必须取出,否则可能造成反复感染或形成窦道。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更易继发感染,可能出现伤口渗液、发热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处理。
发现线头残留后应避免自行拉扯或挤压,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就医前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覆盖无菌敷料。术后伤口需每日消毒换药,遵医嘱使用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菌药物。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修复,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若出现明显红肿化脓、持续疼痛或发热,提示可能存在深部感染,需进一步做超声检查或伤口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