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六项是指通过血液检测评估人体性激素水平的六项指标,包括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和催乳素。
1、促卵泡生成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由垂体分泌,主要功能是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成熟。在女性中,其水平随月经周期变化,卵泡期较低,排卵前达到高峰。在男性中,该激素促进精子的生成。检测其水平有助于评估卵巢或睾丸功能,诊断不孕症或性腺功能减退。
2、促黄体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同样由垂体分泌,主要作用于卵巢或睾丸。在女性中,其水平在排卵前急剧升高,触发排卵并促进黄体形成。在男性中,该激素刺激睾酮的分泌。检测其水平有助于判断排卵功能或睾丸功能,辅助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或性早熟。
3、雌二醇:雌二醇是主要的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少量由肾上腺和脂肪组织产生。它在女性生殖系统发育、月经周期调节和骨骼健康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其水平有助于评估卵巢功能、诊断更年期综合征或监测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
4、孕酮:孕酮主要由卵巢黄体分泌,在妊娠期由胎盘大量产生。它在维持妊娠、调节月经周期和乳腺发育中起关键作用。检测其水平有助于评估黄体功能、诊断黄体功能不全或监测妊娠状态。
5、睾酮:睾酮是主要的雄激素,主要由睾丸分泌,少量由卵巢和肾上腺产生。它在男性第二性征发育、肌肉增长和性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在女性中,睾酮水平较低,但过高可能导致多毛症或月经紊乱。检测其水平有助于评估睾丸功能、诊断性腺功能减退或多囊卵巢综合征。
6、催乳素:催乳素由垂体分泌,主要功能是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其水平在妊娠和哺乳期显著升高。在非妊娠期,催乳素水平过高可能导致月经紊乱、不孕或溢乳。检测其水平有助于诊断高催乳素血症或垂体瘤。
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6、锌和镁的食物,如坚果、鱼类和全谷物,有助于调节性激素水平。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可促进激素平衡。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情,避免过度压力,有助于维持性激素的正常分泌。
含雌性激素多的食物主要有大豆制品、亚麻籽、芝麻、卷心菜和动物内脏。
1、大豆制品:
大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浆、豆皮等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这是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大豆异黄酮结构与人体雌激素相似,能够双向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更年期女性适量食用可缓解潮热盗汗等症状,但甲状腺疾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2、亚麻籽:
亚麻籽富含木酚素,属于植物雌激素的重要来源。每天摄入30克亚麻籽可提供约85毫克木酚素,有助于改善月经不调。亚麻籽需研磨后食用以提高吸收率,可加入酸奶或燕麦中食用。
3、芝麻:
芝麻含有丰富的芝麻素和木酚素,每100克芝麻约含5毫克植物雌激素。黑芝麻的植物雌激素含量高于白芝麻,适量食用可辅助调节内分泌。建议选择未脱壳芝麻,每日食用量控制在20克以内。
4、卷心菜:
十字花科蔬菜如卷心菜、西兰花含有吲哚-3-甲醇,能促进雌激素代谢。这类蔬菜还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建议每周食用3-4次,每次200-300克,烹饪时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
5、动物内脏:
动物肝脏、肾脏等内脏含有胆固醇衍生的性激素前体物质。每100克猪肝约含17微克雌二醇,但同时也富含嘌呤和胆固醇。高血脂人群应限制摄入,每月食用不超过2次,每次50克左右为宜。
日常饮食中可通过多种食物组合补充植物雌激素,如早餐选择豆浆搭配亚麻籽粉,午餐食用清炒卷心菜,晚餐适量摄入芝麻酱。建议保持膳食多样性,避免单一食物过量摄入。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维持激素平衡。烹饪时优先采用蒸煮等低温方式,减少营养成分流失。特殊生理期女性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