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垢是由包皮内板分泌物、脱落表皮细胞及尿液残留物混合堆积形成的。包皮垢的形成主要与包皮过长、清洁不足、局部感染、激素水平变化、尿液刺激等因素有关。
1、包皮过长包皮过长时,包皮内板与龟头间的空隙容易积聚分泌物。包皮内板分泌的皮脂腺物质与脱落细胞混合后难以自然排出,长期堆积可能形成白色或淡黄色包皮垢。建议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包皮内部,必要时可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包皮环切术。
2、清洁不足日常清洁不彻底会导致分泌物残留。包皮内板皱褶处易藏匿污垢,若未定期翻起清洗,皮脂和角质层细胞会逐渐硬化形成块状垢物。建议青春期后男性养成每日清洗会阴的习惯,清洗时需将包皮完全翻起暴露龟头。
3、局部感染细菌或真菌感染可能加剧包皮垢产生。当发生包皮炎或龟头炎时,炎性渗出物会增加垢体量,并伴随红肿、异味等症状。常见病原体包括白色念珠菌、链球菌等,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乳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治疗。
4、激素水平变化青春期雄激素分泌旺盛会刺激包皮腺体分泌。皮脂腺在激素作用下分泌量增加,与尿液中的盐类结晶结合后易形成坚硬垢块。这种情况通常随年龄增长逐渐改善,但需注意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5、尿液刺激尿液残留会加速包皮垢矿化。尿液中尿素分解产生的氨类物质会改变局部酸碱度,促使有机质沉积变硬。建议排尿后擦拭尿道口,避免尿液滞留于包皮腔内。
日常应注意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避免久坐和穿过紧裤子。清洗时水温不宜过高,忌用强碱性洗剂。若出现包皮红肿、排尿疼痛或垢体异常增多,应及时就诊排查龟头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婴幼儿包皮垢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家长仅需在洗澡时轻柔擦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