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流鼻涕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免疫调节治疗等方式缓解。鼻炎流鼻涕通常由过敏原刺激、病毒感染、鼻黏膜炎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生理盐水冲洗使用等渗或高渗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能直接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改善鼻黏膜纤毛运动功能。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和普通感冒初期,可配合洗鼻器每日重复进行。操作时保持头部倾斜避免呛咳,水温接近体温更舒适。鼻腔冲洗后无须立刻擤鼻涕,保留少量盐水有助于保湿。
2、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快速缓解打喷嚏和清水样鼻涕。对花粉、尘螨等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效果显著,服药后可能出现轻微嗜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不建议与酮康唑等CYP3A4抑制剂联用。
3、鼻用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鼻喷激素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48小时后显效。适用于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能改善鼻塞和鼻涕倒流。使用前摇匀药瓶,喷头朝向鼻腔外侧壁,长期应用需监测鼻黏膜状态。儿童患者应选择生物利用度低的剂型。
4、减充血剂羟甲唑啉等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收缩鼻黏膜血管,15分钟内缓解鼻塞流涕。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避免反跳性充血。高血压和青光眼患者慎用,妊娠期妇女选择浓度较低的儿童剂型。建议睡前使用以改善睡眠质量。
5、免疫调节治疗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等特异性免疫治疗适用于尘螨过敏患者,通过逐步增量暴露诱导免疫耐受。疗程3年以上可改变疾病自然进程,治疗初期可能诱发局部瘙痒。严重哮喘发作期暂缓使用,需配备急救药物。
保持室内湿度有助于维持鼻黏膜屏障功能,定期更换床单减少尘螨接触。冬季外出佩戴口罩可避免冷空气刺激,饮食中补充维生素C和锌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鼻腔干燥时可涂抹凡士林保护黏膜,擤鼻涕时交替按压单侧鼻孔防止中耳炎。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黄绿色脓涕时,需就医排除细菌性鼻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