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打胰岛素在规范使用下是安全的,但可能因个体差异或使用不当导致低血糖、体重增加、注射部位脂肪增生等问题。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重要药物,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规范使用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风险。低血糖是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多因剂量过大、进食不足或运动过量导致,表现为出汗、心悸、头晕等症状,及时进食含糖食物可缓解。体重增加与胰岛素促进脂肪合成有关,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可减轻影响。注射部位轮换不当可能引发脂肪增生,表现为局部硬结,定期更换注射部位能预防。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胰岛素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瘙痒,需及时就医处理。
极少数情况下长期胰岛素使用可能与肿瘤风险相关,但目前证据尚不明确。胰岛素抵抗加重需考虑联合用药,而非单纯增加胰岛素剂量。使用胰岛素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评估治疗效果。胰岛素泵或新型胰岛素类似物可减少血糖波动,降低部分不良反应风险。
使用胰岛素期间应保持规律饮食和运动,避免酗酒。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监测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注射胰岛素需掌握正确方法,选择合适针头长度。出现反复低血糖或血糖控制不佳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胰岛素治疗需个体化,患者不应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胰岛素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