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长小疙瘩可能与汗疱疹、湿疹、寻常疣、接触性皮炎、毛囊炎等原因有关。该症状通常表现为局部皮肤隆起、瘙痒或疼痛,部分可能伴随脱屑或渗液。
1、汗疱疹汗疱疹多与手足多汗或精神紧张有关,表现为手掌、手指侧面密集的小水疱,伴有灼热感。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外用糖皮质激素,渗液明显时可配合硼酸洗液湿敷。日常需避免接触洗涤剂,保持手部干燥。
2、湿疹湿疹可能与过敏原刺激或皮肤屏障受损相关,皮损呈对称分布,可见红斑、丘疹及渗出。急性期可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慢性增厚皮损建议使用尿素软膏。患者需减少搔抓,过敏体质者应排查食物或接触性致敏物。
3、寻常疣寻常疣由HPV感染引起,表现为粗糙坚硬的角质化丘疹,表面可见黑点。临床常用冷冻治疗或局部涂抹咪喹莫特乳膏,顽固性疣体可考虑脉冲染料激光。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皮肤破损时需加强防护。
4、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因皮肤接触刺激物或过敏原导致,如镍金属、染发剂等,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丘疹。急性期可用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严重者口服氯雷他定片。确诊后应严格避免再次接触致敏物质,从事高危职业时需佩戴防护手套。
5、毛囊炎毛囊炎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所致,表现为红色脓疱伴压痛。早期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多发者可配合头孢氨苄胶囊口服。日常注意手部清洁,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建议保持手部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水温控制在37℃以下,使用无香料保湿霜修复皮肤屏障。接触化学物品时佩戴棉质内衬的橡胶手套,避免搔抓或自行挑破皮损。若疙瘩持续增大、破溃不愈或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饮食上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及锌元素,有助于皮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