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和心肌病不一样,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心肌病是心脏病的一种类型。心脏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类型。心肌病特指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亚型。
心脏病涵盖范围更广,所有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疾病都属于心脏病。心肌病属于心脏病中的一类,主要病变集中在心肌组织。心脏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感染、遗传因素等。心肌病通常与遗传因素、代谢异常、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
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异常,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其他类型心脏病可能有不同表现,如冠心病多表现为胸痛,心律失常多表现为心悸。心肌病诊断主要依靠心脏超声、心脏磁共振等检查。其他心脏病可能需要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等不同检查手段。
心脏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避免剧烈运动。心肌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定期复查心脏功能,监测病情变化。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心肌病主要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和未分类心肌病五种类型。
1、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以心室腔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常见症状包括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该病可能与长期高血压、病毒感染或遗传因素有关,部分患者需植入心脏起搏器或进行心脏移植。
2、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心室壁异常增厚,可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两类。典型症状为胸痛、晕厥和心悸,多数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史。治疗上常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严重者需手术切除肥厚心肌。
3、限制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以心室舒张功能受限为特点,多由心肌淀粉样变性或心内膜纤维化引起。患者可出现肝大、腹水和颈静脉怒张等表现,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部分病例需要心内膜剥离术。
4、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特征为右心室心肌被脂肪纤维组织替代,易引发室性心动过速。常见于青少年,运动可能诱发猝死,确诊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并考虑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
5、未分类心肌病未分类心肌病指不符合上述四类标准的心肌病变,包括左室致密化不全等特殊类型。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需结合心脏超声和核磁共振检查,治疗需根据具体病理改变制定个体化方案。
心肌病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游泳,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定期监测体重变化,24小时内体重增加超过1公斤需警惕心衰加重。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利尿剂或抗凝药物剂量。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下肢水肿明显时应及时复诊,每3-6个月进行心脏超声随访评估心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