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得了急性胃炎饮食应注意控制血糖的同时避免刺激胃肠,可选择低糖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羹、软烂面条,避免高脂辛辣食物。
急性胃炎发作期需暂时禁食4-6小时,待呕吐缓解后从少量温糖盐水开始尝试。稳定后可进食米汤、藕粉等流质,选择升糖指数低于55的食物如燕麦粥、山药泥,每2-3小时进食一次,单次不超过150毫升。蛋白质优先选用鱼肉、鸡胸肉等低脂肉类,采用蒸煮方式烹调,蔬菜需去皮去籽并煮至软烂。需监测餐前血糖控制在6-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0mmol/L,出现低血糖时可饮用15克葡萄糖水而非普通果汁。
需避免所有粗纤维蔬菜、豆类及油炸食品,禁用含糖量超过10%的水果如荔枝、香蕉。代糖食品需谨慎选择,部分含糖醇的糖尿病专用食品可能加重腹泻。乳制品选择无乳糖舒化奶,每日不超过200毫升。调味仅使用少量盐,禁用辣椒、咖喱等刺激性调料。合并胃出血时应采用冷流质饮食,如冷藏后的米汤、去油肉汤。
建议准备血糖仪和酮体试纸,呕吐超过12小时或血糖持续超过13.9mmol/L需急诊补液治疗。恢复期逐渐过渡到糖尿病常规饮食时,应先增加膳食纤维再调整胰岛素用量,避免因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导致血糖波动。所有饮食调整需在内分泌科和消化科医生共同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胃功能指标。
糖尿病患者一般能做眼底荧光造影,但需在医生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后决定。眼底荧光造影是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手段,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钠观察视网膜血管变化。
血糖控制稳定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荧光造影相对安全。检查前需空腹4-6小时,医生会评估肾功能和过敏史。造影剂可能引起短暂恶心或皮肤发黄,这些反应通常会在24小时内消退。检查后需要大量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避免强光刺激眼睛。对于存在黄斑水肿的患者,造影结果可帮助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血糖长期未达标的患者需谨慎。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可能无法代谢造影剂,需改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替代检查。对荧光素钠过敏或患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者禁止检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除非必要应推迟检查。检查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或血压下降需立即终止。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合并高血压者需缩短至每半年一次。检查前后保持正常用药和饮食规律,避免剧烈运动。出现视物模糊、飞蚊症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干预可有效保存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