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一般可以多食用高纤维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高纤维食物主要包括全谷物、豆类、蔬菜、水果等,适量摄入对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延缓糖分吸收有积极作用。
高纤维食物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如果胶、β-葡聚糖等,能在胃肠内形成凝胶状物质,延缓胃排空速度,减少餐后血糖波动。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含有丰富的不溶性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糖尿病常见并发症。豆类如鹰嘴豆、黑豆等兼具可溶性与不溶性纤维,同时提供优质蛋白。蔬菜中的西蓝花、菠菜等绿叶菜纤维含量高且升糖指数低,适合作为日常膳食基础。水果需选择低糖高纤维品种如苹果、梨,但需注意控制总量以避免果糖过量摄入。
糖尿病患者增加纤维摄入时应循序渐进,避免短期内大量摄入导致胃肠不适。同时需保证充足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00-2000毫升以帮助纤维发挥作用。若合并胃肠疾病如胃轻瘫、肠梗阻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纤维摄入量。日常饮食建议将精制主食替换为全谷物,每餐搭配200克以上非淀粉类蔬菜,每周摄入3-4次豆类食品。定期监测血糖变化,根据个体情况与营养师共同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
糖尿病患者一般能做眼底荧光造影,但需在医生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后决定。眼底荧光造影是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手段,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钠观察视网膜血管变化。
血糖控制稳定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荧光造影相对安全。检查前需空腹4-6小时,医生会评估肾功能和过敏史。造影剂可能引起短暂恶心或皮肤发黄,这些反应通常会在24小时内消退。检查后需要大量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避免强光刺激眼睛。对于存在黄斑水肿的患者,造影结果可帮助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血糖长期未达标的患者需谨慎。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可能无法代谢造影剂,需改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替代检查。对荧光素钠过敏或患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者禁止检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除非必要应推迟检查。检查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或血压下降需立即终止。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合并高血压者需缩短至每半年一次。检查前后保持正常用药和饮食规律,避免剧烈运动。出现视物模糊、飞蚊症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干预可有效保存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