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鼻胃管需注意操作规范、适应症评估及日常维护,主要有严格无菌操作、确认导管位置、监测并发症、固定防脱管、定期冲洗导管等要点。
1、严格无菌操作插管前需用碘伏消毒鼻腔及周围皮肤,操作者戴无菌手套,避免污染导管。若患者存在鼻腔感染或黏膜破损,应暂缓置管并处理局部炎症。导管外包装破损或过期时禁止使用,防止医源性感染。
2、确认导管位置置管后需通过抽吸胃液、听诊气过水声或X线确认导管末端位于胃内。误入气管可能导致呛咳、呼吸困难,误入支气管可能引发气胸。昏迷患者需联合多种验证方法,必要时通过胃镜辅助定位。
3、监测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包括鼻黏膜出血、食管反流、吸入性肺炎等。长期置管者可能出现咽喉溃疡或鼻翼压迫性坏死。需每日检查鼻腔黏膜,出现呕血、黑便或持续胸痛时立即就医。
4、固定防脱管使用医用胶布交叉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避免导管移位。躁动患者可加用弹性网状头套固定。更换固定装置时需两人配合,一手固定导管一手更换敷料,防止意外脱管。
5、定期冲洗导管每次注食前后用20-30毫升温开水冲洗管腔,防止堵塞。营养液黏稠时需稀释后注入,禁止推注颗粒状药物。暂停喂养时每4-6小时冲洗一次,发现阻力增大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浸泡疏通。
鼻胃管留置期间应保持半卧位以减少反流风险,注食速度控制在50-100毫升/分钟。每日记录胃液颜色和量,观察有无腹胀、腹泻等不耐受表现。长期使用者需每月更换导管,选择硅胶材质可降低黏膜刺激。家属需学习基础护理技巧,发现导管扭曲、渗漏或患者出现呛咳时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