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主要包括严重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脏停搏高风险及心力衰竭伴电活动异常五类人群。
1、心动过缓:
心率持续低于40次/分钟且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时需考虑起搏器治疗。这类患者心脏泵血功能不足,可能因窦房结功能退化或药物副作用导致,通过起搏器可维持基础心率保障器官供血。
2、传导阻滞:
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必须安装起搏器。电信号在房室结传导中断会导致心室率骤降,可能出现阿-斯综合征发作,起搏器能建立人工传导通路预防猝死。
3、窦房结病变: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出现快慢综合征交替发作时需植入起搏器。窦房结起搏功能异常会导致长时间心脏停搏,常伴随黑矇、晕厥等脑缺血表现。
4、心脏停搏:
有明确心脏骤停病史或心电图记录到超过3秒心室停搏者需预防性安装。这类患者存在突发心源性猝死风险,起搏器可作为"保险装置"维持基本心律。
5、心衰伴异常:
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时需植入三腔起搏器。心脏收缩不同步会加重心功能恶化,通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改善心室协调收缩能力。
安装起搏器后需定期检测设备工作状态,避免强磁场环境干扰。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循序渐进恢复上肢活动,监测脉搏变化。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限制高脂饮食预防心血管负担。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随访时需携带起搏器识别卡。出现心悸、持续头晕或伤口红肿渗液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心力衰竭患者一般可以安装起搏器,但需根据具体病情评估适应症。心脏起搏器植入主要适用于合并严重心动过缓、传导阻滞或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心衰患者。
心力衰竭患者安装起搏器的常见情况包括存在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心室率过慢,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或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征,即QRS波宽度超过120毫秒伴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这类患者通过双心室起搏可改善心脏收缩同步性,缓解气促、水肿等心衰症状。起搏器植入前需完善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律失常类型及心功能状态。
少数情况下如急性心肌炎活动期、严重电解质紊乱未纠正或存在活动性感染时,需暂缓起搏器植入手术。终末期心衰伴多器官衰竭患者,起搏器治疗可能无法显著改善预后,需综合评估获益风险比。部分患者可能同时需要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预防猝死。
心衰患者安装起搏器后需定期随访程控参数,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电极脱位。日常需监测体重变化及下肢水肿情况,控制钠盐摄入量,按医嘱服用利尿剂和改善预后的药物。出现心悸、伤口红肿或设备警报声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