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肿瘤科

肿瘤生物疗法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于一冰
于一冰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李元子
李元子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肺癌生物靶向治疗是什么

肺癌生物靶向治疗是指通过特异性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精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重排、ROS1融合基因等特定基因突变类型。

1、作用机制

生物靶向药物通过识别肿瘤细胞特有的蛋白或基因异常发挥作用。例如EGFR-TKI类药物可竞争性结合突变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下游信号通路传导,导致肿瘤细胞凋亡。这类治疗具有高度特异性,对正常细胞损伤较小。

2、适用人群

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认存在特定驱动基因突变。常见敏感人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中的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L858R突变患者,以及ALK/ROS1融合基因阳性患者。亚洲非吸烟女性腺癌中EGFR突变概率较高。

3、药物类型

临床常用药物包括吉非替尼片、埃克替尼胶囊等EGFR-TKI类药物,克唑替尼胶囊等ALK抑制剂。近年来第三代奥希替尼片等新药可克服部分耐药突变。药物选择需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既往治疗史决定。

4、治疗优势

相比传统化疗,靶向治疗客观缓解率显著提高,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可延长数月到数年。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较轻,常见痤疮样皮疹、腹泻等1-2级毒性,多数患者可耐受。部分患者可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5、耐药管理

靶向治疗平均10-14个月可能出现获得性耐药。耐药机制包括T790M等二次突变、旁路激活等。可通过液体活检动态监测基因变化,耐药后可采用新一代靶向药物或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

接受生物靶向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胸部CT和肿瘤标志物,出现新发骨痛或头痛时应警惕转移。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体能,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可改善治疗耐受性。避免食用西柚等影响药物代谢的食物,严格遵医嘱处理药物相关皮疹等不良反应。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矮小症 白斑病 钩虫病 小儿癫痫 神经损伤 脉络膜出血 染色体异常 酒精性脂肪肝 肺炎支原体感染 淋巴细胞减少症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