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的被动运动主要用于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肌肉萎缩及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术后康复、瘫痪患者或长期卧床者。被动运动需由他人或器械辅助完成,可避免主动运动受限带来的并发症。
被动运动通过外力带动关节活动,能有效预防关节僵硬和软组织粘连。对于骨折术后患者,早期被动活动可刺激软骨修复,减少关节积液。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被动关节训练,可降低肌张力异常风险,维持正常关节排列。长期卧床者每日进行髋膝关节被动屈伸,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脊髓损伤患者通过器械辅助的被动运动,能延缓肌肉萎缩速度,为后续康复创造条件。
被动运动实施时需注意控制力度和幅度,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关节急性炎症期或存在未愈合骨折时禁止被动活动。进行肩关节被动外展时应托住肘部,膝关节屈曲需支撑小腿。每次活动前可局部热敷增加组织延展性,单次训练时长控制在10-15分钟为宜。使用持续被动运动仪器时,需从最小角度开始渐进调整。
建议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被动运动方案,配合脉冲磁疗或低频电刺激效果更佳。日常可记录关节活动角度变化,定期复查评估康复进展。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变化,出现肿胀或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营养方面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
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可通过冲洗消毒、包扎止血、接种疫苗、预防感染、观察症状等方式处理。动物咬伤或抓伤通常由宠物攻击、野生动物接触、防护不足、免疫缺失、伤口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1、冲洗消毒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可配合使用碘伏或医用酒精消毒。深度伤口需由医生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冲洗能减少病毒和细菌残留,降低狂犬病及破伤风感染概率。
2、包扎止血浅表伤口用无菌纱布按压止血后覆盖透气敷料,避免包扎过紧。大出血需用止血带在近心端结扎并记录时间,每隔30分钟放松1-2分钟。禁止用泥土、烟丝等污染物品止血,防止引发严重感染。
3、接种疫苗犬猫等动物致伤后24小时内需接种狂犬疫苗,共需注射5剂。若动物无法观察10天或确认患病,需同步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五年内未接种破伤风疫苗者需加强免疫,伤口污染严重时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4、预防感染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时需及时就医,深部伤口可能需清创手术。免疫缺陷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败血症。
5、观察症状伤后1-3个月需监测发热、头痛、恐水等狂犬病症状,出现异常立即就医。同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延迟愈合可能提示糖尿病或血管病变。动物咬伤还可能传播钩端螺旋体病、猫抓病等,需针对性检查。
受伤后7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促进修复。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每日更换敷料时注意有无渗液异味。与动物接触时做好防护,教育儿童不随意逗弄陌生动物。所有开放性伤口均建议尽早就医评估,不可心存侥幸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