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晚期表现主要有上腹持续疼痛、呕血黑便、消瘦乏力、腹部包块、远处转移症状等。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晚期症状与肿瘤浸润深度、转移范围密切相关。
1、上腹持续疼痛肿瘤侵犯神经丛或周围组织时,可出现中上腹持续性钝痛或剧痛,疼痛程度与体位无关,常规抑酸药物难以缓解。部分患者疼痛放射至腰背部,提示可能存在胰腺浸润。这种疼痛通常伴随食欲减退,进食后加重。
2、呕血黑便肿瘤溃烂破坏血管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咖啡样物或鲜红色血液,粪便呈柏油样黑便。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严重贫血,血红蛋白可能低于60g/L。出血量大时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需紧急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3、消瘦乏力肿瘤消耗、进食障碍及代谢紊乱共同导致进行性体重下降,晚期患者体重可减少原体重的30%以上。伴随严重营养不良时会出现低蛋白血症,表现为下肢水肿、腹水形成。乏力症状与贫血、电解质紊乱及癌性疲劳综合征相关。
4、腹部包块肿瘤增大或转移至淋巴结时,可在剑突下触及质硬、固定的肿块,按压时可能出现压痛。合并大量腹水时腹部膨隆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部分患者出现幽门梗阻症状,表现为反复呕吐隔夜宿食。
5、远处转移症状肝转移时出现黄疸、肝区疼痛;肺转移引起咳嗽咯血;骨转移导致病理性骨折;腹膜种植产生顽固性腹水。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称为Virchow淋巴结,是胃癌晚期特征性表现。脑转移可能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
胃癌晚期患者需加强营养支持,选择高蛋白、高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疼痛明显时可按阶梯使用盐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等镇痛药物。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压疮,定期翻身拍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姑息性化疗或靶向治疗,同时配合心理疏导改善生活质量。出现呕血、剧烈腹痛等急症时需立即就医。
胃癌晚期表现主要有上腹持续疼痛、呕血黑便、腹部包块、消瘦贫血、远处转移症状。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晚期症状与肿瘤浸润深度、转移范围密切相关。
1、上腹持续疼痛肿瘤侵犯胃壁神经丛或周围脏器时,出现顽固性上腹痛,疼痛呈持续性且逐渐加重,夜间尤为明显。普通止痛药物难以缓解,可能与胰腺、横结肠等邻近器官受侵有关。部分患者疼痛放射至腰背部,提示可能存在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2、呕血黑便肿瘤溃烂破坏血管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呕血多呈咖啡渣样,黑便表现为柏油样便。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严重大出血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需紧急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3、腹部包块晚期患者可在上腹部触及质硬、固定、边界不清的肿块,多为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的团块。肿块压迫胃腔会导致进食后饱胀感加重,压迫胆总管可能出现梗阻性黄疸。超声或CT检查可明确包块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4、消瘦贫血肿瘤消耗、进食困难及慢性出血共同导致进行性体重下降,半年内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的10%。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实验室检查显示血红蛋白低于90g/L,可能合并低蛋白血症和电解质紊乱。
5、远处转移症状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可触及Virchow淋巴结,肝转移出现肝区疼痛和黄疸,肺转移引起咳嗽咯血,骨转移导致病理性骨折,腹膜转移产生腹水和肠梗阻。转移灶症状往往提示疾病已进入终末期。
胃癌晚期患者需采用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减轻胃部负担。适当补充铁剂和维生素改善贫血,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定期翻身避免压疮发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营养维持机体需求。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家属应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